元旦,我们兄妹三人不约而同,齐齐回家与母亲共度佳节。
哥哥主厨,姐夫献酒,我也带了芝麻香,母亲老怀甚慰,笑脸如菊。
觥筹交错之际,突然想到明天要更的文,是凭记忆写得家乡庙山的前世今生,为求准确,忙就细节求证哥姐。
不料一言未尽,姐姐的声音就拔高了一个八度:
“你还记得你小时候一个人翻山回家吗?”
我:“你也知道这事?”
“什么叫我也知道?!”姐姐的声音又高了一个八度:“那天晚上我出去找你,走到半夜三更,一路上鬼火闪烁,没把我吓死!”
“你还去找我了?”
“我不去找你谁去找你啊?!”姐姐无语了。
“什么情况?我咋不知道?”哥哥也好奇起来。
“那时你在外工作,不在家。”老妈刚一开口,就被姐姐打断了:
“听我说,听我说!咱妹小时候下地倒地瓜,天黑了还没回家,咱妈和我急得不行,打听了一村的人,才听说有人看到她们一群小孩翻山去山那边了。咱妈一听急了,让我赶紧去接她!我走到村口时还想,咱妹胆子小,山路又陡又险,晚上肯定不敢走山路,会从山北头绕过来。我就顺着去山北头的路去接她,没想到从山前转到山后,都没找到她。谁能想到她真敢翻山回家啊。那时山下山上都是坟墓,鬼火飘忽不定,吓得我腿软。等我回到家里时,她已经被百全大叔送回来了。”
“是你百良大叔送回来的,”老妈给更正了一下。
“停!你们说的怎么和我写得不一样?我刚好写了这件事,但我记得不是你们说的这个样啊?我记忆里完全没有什么百全大叔百良大叔,也没姐什么事啊!”
“去,把你写的拿来我看看。”姐姐不容置疑地命令我。
我无奈,只得打开文档给姐姐看。我姐一边看,一边痛批:
“还三齿镐!三齿的你知道多沉吗?你根本提不动!你拿的是两齿的,很小。篮子是对的,但是也很小,是用柳条编的,很轻。还没敢哭,明明就是你在山上坐在路边哭,百全大叔当时在山上拉石头,听到有小孩哭,过去一看是你,才把你送回家的。”
“没有啊,我记得是一个陌生人把我送下山,我自己回家的啊!老妈你还记得当时是什么情况?”我转头看向老妈。
老妈说:“是有个人在山上把你送下来的,下山回来的路上遇到百良,然后百良把你领回来的。当时很多人都在找你们。”
“我怎么一点都没印象呢?”我很疑惑。
“你还不到六岁,能记得什么,咱妈说得也不对,就是百全大叔把你从山上送回来的。”姐姐再次重申。
“你们干嘛让她下地去倒地瓜?”哥哥总算插进一句话。
“谁让她去了?!”姐姐又气愤了:“在家里哭得满地打滚,非要跟着一帮小孩下地倒地瓜,不让去不行啊!我想着那就跟着去玩玩吧,所以给她找了又轻又小的工具,放她出去了。谁知道胆子那么大,居然跑那么远,还翻过了山。”
“谁带她去的?怎么不给带回来?”哥又问。
“是支翎、欢迎、兰英还有玉巴。”姐姐说完就和哥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俩分别回忆着这几个人都有什么亲戚在附近村庄可以投奔,所以只剩我孤身一人回家。
我如听天书一般,完全不知道他们俩说得那些复杂的亲戚关系,就是这些童年伙伴的名字我都毫无印象了:“你们这么数算,是打算找她们算账吗?”
大家都笑了起来,继续看我的文章。看着看着,哥哥突然说:“还扛着齿镐和篮子,不如仍了呢,走路还轻省。”
“……”还可以这样操作?我无语。
“你别说,她还真刨了一篮子地瓜,一个个干干净净的,看上去不孬。”姐姐笑了起来。
然后他们两人又开心地聊起我的童年糗事,我再次无语。好吧,你们开心就好,反正他们俩一直都是一伙的,一向以捉弄我为乐事。
比如我很小的时候爱臭美,被人夸白就高兴,被人说黑就会哭。
于是我哥会对我说:“妹妹妹妹你真黑,黑得给雪一样。”
我必定开始嚎啕大哭。
这时我姐上阵了:“别哭了,别哭了,你最白了,白得和碳一样!”
我噙着泪水就开心地笑了起来。结果他们笑得比我还开心,连我妈都跟着笑。
我总觉得怪怪的,不敢笑了,疑惑地瞅瞅他们,却想不明白为什么,但是夸白总是好的啊,索性跟着继续笑。
他们一看,笑得更加夸张了,哥哥笑得眼泪直流,姐姐笑得肚子疼,妈妈是又气又笑,就我是个二百五,还跟着一起傻笑呢。
回忆的大门一旦打开,生命最初的乡园瞬间鲜活,历历在目。哥哥说他看到的庙山,姐姐说她记忆里的沂河,妈妈说我们张家圩子,说周围的邻居。
从中午一直聊到晚上,地点从餐厅到客厅再到餐厅,几十年的岁月,我们仿佛又重新走了一遍。
我的那篇文章,也按哥姐要求修改得面目全非。虽然敢怒不敢言,但是我也知道了许多许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事情。
比如最重要的收获,就是我们张家圩子,原来我一直写张家围子,哥哥说音对字不对,正确的字是张家圩子。
我很惭愧,时至今日,才知道自己村庄名字正确的写法。
如今庙山已平,沂河已瘦,栗园无踪,张家圩子也永远停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但是,只要我们还在,它们也就一直存在。巍巍乎山,滔滔乎河,莽莽栗园,恬静村庄,在曾经的时空中依旧芬芳馥郁……
如同当年我独自夜行山路,无论有多少我所不知道的版本,无论有多少我所不知道的事情,曾经的关爱和善良,也都会一直存在在我的生命里,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