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你最害怕去的地方是哪里?
我最害怕去的地方是医院。
挂号难、排队、拥挤的情况我就不说了,我害怕去医院的最大原因是——我怕医生!我不是怕吃药,也不是怕打针,我是怕医生那张冷若冰霜的脸。
见惯了太多的生老病死,工作的劳累繁琐,日复一日的无聊重复,医生,都懒得说话了,也没有表情了。你就是难受得哭起来,他们也视若无睹,不会多看你两眼。
想起我之前带孩子就诊的经历,心里就难受。我们坐汽车,坐出租,再转公交车来到那家医院,费了好大的劲才挂上号,挂的还是专家号,在门外焦急地等了几个小时!好不容易轮到我们了,我们进去向医生问好,然后开始说孩子的情况,刚说两句,医生就冷冷地打断了我们:“先去拍片子!”我们还想了解点情况,医生不耐烦地重复了那句话:“先去拍片子!”接着大声喊:“下一位!”
我们窝着一肚子的不爽去拍了片子,再回来找那位医生,他还是冷冷的,看都不看我们一眼,又丢下四个字:“要做手术!”这回我忍不住多问了几句,医生扬起那张冷漠的脸,抬高了声音:“不是跟你说了吗?要做手术!”
心里顿时有一万头草泥马在奔腾,我们舟车劳顿、度日如年等来的就是这四个字?在心里痛骂那医生一万遍,愤愤地走出了医院。
虽然孩子的情况后来通过另外一个医生的另一套方案治好了,但从此我对医生,乃至对医院都产生了很不好的印象。
(二)
我QQ上有一个好友,我都忘了是什么时候加的他,我好像并不认识他。但是,慢慢的,我开始关注这个小伙子。从这个小伙子经常晒的照片和发的说说来看,他在外面打工,是在工地上开挖掘机的。比如,他经常发一些这样的话:
今天起了个早,跟着师傅学一点新技术。
下雨了,不能出去做事了。
这是我今天的劳动成果,看我厉害不?
明天休息,真好,可以睡个好觉了。
收工了,买回了我最爱吃的零食。
我一看那图片,所谓最爱吃的零食,不过就是一瓶酸奶,一袋薯片和一些瓜子而已。
我们认为垃圾食品的东西在他那里成了最爱吃的东西。你可以感到不屑,甚至可以嘲笑他的寒酸,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个小伙子的开心,仿佛他吃的是人间美味。
他吃的简单,住的简陋,最主要他还干着很辛苦的工作。我们一般人只要一想到开挖机,就连连摇头吧。不说别人就说我,如果让我去开挖机,我说不定会隐身,至少不会那么开心,更不会在空间里晒挖掘机,晒薯片。但这个小伙子开挖机,开得很高兴啊!过得很自在啊!每次点开QQ刷屏,我总会留意这个小伙子,经常为他点赞,有时评论一下他的说说。这个小伙子,把一份无趣的工作做到了极致啊!
(三)
我平时比较喜欢吃路边摊。为此,我经常遭到周围人的嘲笑,说我不顾形象,不够优雅。在吃的方面太优雅哪里还有吃的乐趣?不优雅就不优雅吧!在长期不优雅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人: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穿得整整齐齐的,笑盈盈的,推着小车在街边卖小吃。街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推着一个小车,卖一些烧烤、饼子、麻辣烫之类的东西,看到城管,推着车子就跑了。和大多数小商小贩不一样的是,这个女人是有表情的,是灵动的。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孩子,吃什么?鸡柳还是鸡翅?”
“好嘞,你的手抓饼好了,拿好,小心烫!”
“人太多了,小姑娘你先等一下,别急,我马上给你做。”
“婆婆,你是给你的孙子买的吧?”
“好了,让你久等了啦!”
不管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这个女人始终是热情的、笑着的、快乐的。为此,我经常要绕一段路去买她的东西。因为快乐是可以传染的,看着她的笑脸,看着她一边忙碌一边和人说话的样子,我仿佛也感到了一丝快乐。
(四)
从那个医生的脸上,我仿佛看到了大大的三个字:不快乐!而从那个开挖机的小伙子和那个摆小摊的女人脸上,我也看到了三个字:很快乐!有句话说:快乐不仅是一种情绪,更是一种能力。我深以为然。因为做了地位高、待遇好的工作而快乐,那是一种态度,而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能快乐,那是一种能力。
我想我缺少的正是这种能力。总以为一个人的态度是很难改变的,好像它和某种价值判断有关,甚至和自己坚守的某些东西有关。原来,不是我们的心态要调整,而是我们的能力要提升。
这使我想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到底要培养什么的人?我觉得清华、北大这些名校不应该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比考上清华、北大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人学会快乐的能力。
有了这种能力,内心就有了一个能量爆棚的小宇宙,不管处在什么位置,不管岗位多么平凡,不管工作多么无聊,不管在别人看来是多么卑微,都能干得欢腾,活得自在。
2017年,我将积极修炼,提升快乐的能力,也将带领学生去认识、学习这样一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