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过,我们还必须,不是在理智上,而且要用我们的整个存在……
邂逅这个名为爱的奇异之物,并因此消除恐惧。没有爱——你知道我们说的爱是什么意思,没有被快乐、欲望、嫉妒所染指的爱,没有竞争的爱,不分别你的爱和我的爱的爱。
你没有被落在后面,也没有别人走在前面,
要么我们在一起走,要么根本就没在一起,这意味着你这周一定十分用功,来搞清楚你自己的思想活动,它是怎样运作的,你自我中心的活动,“我”和“非我”,多愁善感的心灵……是没有能力去爱的,多愁善感滋养了残忍,野蛮,暴力,因而不是爱。
如果你按照某个心理学家的要求去观察,你就不是在真正观察自己,而是在观察那个心理学家说些什么,你透过那些再观察,就没有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意味着觉察。不被别人的宣传……或别人的经验所累。智慧不是领袖领导出来的,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它源于了解……“实然”,你内心的”实然,不要逃避你自己。所以不要加入,恕我极其谦恭地建议,不要加入那些,特别是宗教类的活动,宗教总是为了五块钱就承诺给你涅槃或者上帝,或者赠你某种护身符,所以一个人必须了解绝望,而不是寻找希望。
只有在不了解“实然”时才会产生绝望。
你有绝望就会有痛苦。
在了解”实然“的过程中,既没有绝望也没有希望。观察和探究、体验,是不同的。冥想是什么?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冥想,或者已经有些从印度来的游方僧人告诉过你,你应该冥想,并且教了你一种冥想的模式。不幸的是,你出于贪婪,没别的原因,你就是出于贪婪追随了他。
因为任何模式,任何方法,任何体系,都会很快变得重复而机械,不管是谁给了你那模式或者那体系,都会变得如此。如果你练习它,你就变成了那方法提供的东西,
而那方法提供的不是真理,因为真理是鲜活的,而方法是机械的。如果练习它,在这练习中,你自己观察一下,有一个练习者……和一个被练习的东西,于是就有了分裂,进而就有冲突,有扭曲,有混乱。观察是持续的学习,不是持续的积累。我希望你看到区别。学习,与目的是积累的那种学习是不一样的,行动或思考从积累出发,然而在探究中,你正是在积累,心智在获取,从那所得中,添加东西,等等。所以,探究可能是逻辑的,必须是逻辑的理性的,但观察完全不同,你们不是都想要奇妙的经验吗?神秘的,奥秘的,深奥的,超验的,神圣的,灵性的经验——你们都想要,不是吗?为什么?难道不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太卑微,太苦恼,太渺小,太琐碎了吗?不是吗?
所以你想把那些忘掉,完全进入另一个维度。
这样一个渺小的,忧虑的,恐惧的心灵被未来,被烹饪,被焦虑占据着,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这样一个心灵,除了它自己的投射和活动,怎么还能经历其他东西?想要更伟大的经验,要观察而没有观察者。我们以前讨论过这点,
想要更伟大的经验,就是在逃避“实然”。只有通过“实然”才有可能,“实然”是生命中最神秘的事。在经验当中还涉及认知的整个过程,否则你不会知道自己有了一个经验,
整个亚洲都在谈论冥想,
那是他们的习惯之一,就像相信上帝或别的什么东西,也是他们的习惯之一。他们每天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坐上十分钟,冥想,集中精神,把他们的思想固定在一个意象上,那个意象是他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或者…别人在宣传时提供了那个意象。
在那十分钟里,他们试图控制……他们的头脑想要睡觉,想要作对,把它拉过来扯过去,你知道……那个游戏他们玩个不停。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冥想。对不对?
我不能把你说的话和我已经知道的进行比较。我必须真正地,完全地在倾听你。那意味着,头脑必须是留心的,必须安静,不是吗?我不能把你说的话和我已经知道的进行比较。我必须真正地,完全地在倾听你。那意味着,头脑必须是留心的,必须是安静的,必须安静,不是吗?我不能把你说的话和我已经知道的进行比较。我必须真正地,完全地在倾听你。
那意味着,头脑必须是留心的,必须是安静的,必须安静,不是吗?我们说的完全不是这些,正相反,我们说的是,请务必听好,在观察的头脑,不作分析,不寻求经验,就只是观察,就必然从所有的噪音中解脱,因此头脑变得彻底安静了。如果我要听你说话,我就必须听,不翻译你的话,也不把你的话诠释成适合我自己的东西,也不谴责你、评判你。我必须倾听。
所以倾听本身就是留心关注。那意味着,根本不用练习。如果你练习的话,你就变得漫不经心了。
所以,如果你留心关注的时候,头脑走神了,这表示它漫不经心,那就让它走神吧,知道那是漫不经心就好,对漫不经心的觉察就是关注。不要和漫不经心作斗争,不要努力,不要说,“我必须要用心关注”——这是幼稚的。知道你漫不经心,不作选择地注意到…你没有在关注。那又有什么关系?那样的寂静就不可能发生,明白吗?如果你的身体,你的器官,总紧张地反应,坐立不安,手指动个不停,你有没有试过静静地坐着,全身一动不动,眼睛也不眨?什么时候试一下,你会明白的。你也许能做五分钟或两分钟,那就够好了。
不要说,“我要怎样才能保持十分钟,保持一个小时?”——不要这样,那是贪婪。两分钟就够了。
那两分钟就能揭示全部的事实,如果你知道怎样看的话。所以身体必须安静 ,因为那样的话就会有更多的血液流到脑部。如果你坐得不直,懒懒散散的,血液就更难到达脑部了。也就是说,身体有它自己的智慧,但头脑破坏了它,思想破坏了它。
思想追求快乐,于是就要美食,你们跟上了吗?吃得过多,房事过度,用各种方式……强迫身体做某些事情。如果它懒惰,就强迫他不要懒惰。或者吃药保持清醒。我们用那种方式破坏了……有机体内在的智慧。如果你那么做,身体就开始迟钝了。你需要巨大的敏感,因此我们要留心我们的饮食——爱……
不会变成快乐。爱是欢乐,爱是喜悦。快乐总是有动机,喜悦没有,它是无始无终的。你不能说“我是喜悦的”,你说的那一刻,它就消失了。如果你想寻找那喜悦的根源,你想重复它,那就不再是喜悦了。所以这三件事很重要——身体的智慧,能力和完整的爱,没有被快乐扭曲的爱,这并不表示没有快乐,而是说快乐不扭曲心灵。注意,你知道,我们大部分人都有痛苦,身体上的痛苦,各种形式的痛苦。那痛苦通常会扭曲心灵,对不对?
我希望我没有这痛苦,我希望我好起来,你知道,很多天很多年心心念念想着。那么,当身体有疼痛时,关注它,观察它,
不要让它干扰心灵。所以,身体,心智,包括脑子和心灵。心应该就是爱,所有这一切必须完全和谐。这种生活有什么意义,这种和谐,它在这个世界有什么意义呢?世界上每个人都在受苦,到底为什么要做梦?尽管心理学家告诉你必须要做梦,否则就会疯掉。但是,如果你仔细地观察…你清醒的时刻和所有的行为,那自我中心的,恐惧的,焦虑的,内疚的行为,那么你会发现,当你去睡觉时,你睡着了,因为在白天,你已经观察了思想的……
每个活动,头脑一直在观察,对每句话都留心注意。你自己做到了之后,就会发现它的美,不是看到观察的累人和枯燥,而是看到观察的美,所以,如果头脑一整天都在留心观察,那么在睡眠里也会留心。意识清醒的头脑,每天都留心观察自己的头脑,不可能会触及完全不同东西。
即使在睡眠中依然是留心关注的……那就是为什么冥想……
充满庄严、优雅和美,如果你懂得了关注,不仅是在清醒的时刻,而且在睡眠中也关注。
那么整个头脑就是完全清醒的。
任何形式的描述都不是被描述之物,所以不要信口谈论。我能做的就是,指出那道门。
如果你愿意走过去,踏上前往那道门的旅程,你就得自己走——没人能描述那不可命名的东西,那可命名的东西是微不足道,还是举足轻重,并没有关系。描述它的人,并不知道它是什么。说自己知道的人,其实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