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方人来到北方大学······
来说一说大学里,因为地域差异而经历的两三事。
(一)
作为一个吃货,我牢记走哪吃哪的战略方针,奔向西安。
但是来到大学之后,却是这样的情形。
来食堂吃饭,一抬头:
藕不叫藕,叫莲菜?
炒细面我知道,炒拉条是怎么回事?
炒麻食又是啥?
来到窗口,一点餐:
“姑娘,吃米线还是米粉”
“这两个有差?”
“同学,要米皮还是面皮?”
“凉皮还有分?”
和陕西舍友小A一起吃饭时:
“这面好宽。”
“因为这是裤带面。”
“这面好短。”
“因为这是面片。”
于是她看不下去了,决定给我详细讲解:
“告诉你啊,这是锅盔。”
“看起来就是饼啊。”
“给你说啊,这是馍。”
“这不是南方的馒头么。”
“馍里可以夹油泼辣子和肉,带馅吃。”
“那,为啥不直接吃包子?”
What?
“你滚!”
最终,我们还是去吃米饭了。
(二)
班里评选助学金名额时,舍友小B申请了。
评审小组召开评审会议,让申请人一一进班,了解他们个人情况。
轮到小B进去。
“你是哪里人?”评审组中的一个男生照例询问。
“贵州。”小B回答。
“哦~”“明白明白!”“啊知道了。”“我懂的。”纷纷回应。
What?
“原来贵州真的穷的当当啊。”小B一脸哭笑不得。
小B的助学金申请毫无阻力。
(三)
西安的秋季过得很快,冬天说来就来。
这天起床,小C拉开窗帘,看着窗外一片雪白——很大的一场雪。
“你们快来看!下雪了!很大的雪!”
小C手舞足蹈。
“怎么了?”
我和小B纹丝不动。
“你们不要出去玩雪吗?”
小C双眼放光。
“出去不冷么?”
“鞋湿了干不了啊。”
我和小B还是纹丝不动。
What?
“不对啊,你们南方人见到雪怎么一点都不兴奋?”
见到我和小B冷漠的反应,小C很是疑惑。
于是我和小B变成两张黑人问号脸。
“安徽下大雪的时候,是可以厚到把汽车轮子埋了的好吗?”
“兄弟,我是贵州的,不是非洲的啊。”
小C悻悻然,一脸挫败。
很遗憾没有让小C体验到“下雪时最好玩的是南方人”这一点。
不过两个南方人觉得,下雪的时候,倒是这个可爱的北方人最好玩,嘿嘿。
(四)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西安的雾霾。作为一个吸雾霾长大的娃,我毫不畏惧。
但是躲过了雾霾,没成想还有柳絮。
柳絮纷飞的时节,就像是老天爷在挠头,挠完“头发甩甩大步的走开”。
那段时间,上课出门必须天天戴口罩,不然脸上就会一直痒,时不时就想打喷嚏。
邻桌小D关切地看着我想打喷嚏总也打不出来的样子。
“你这得是柳絮过敏了。”
“西安也没见多少江啊河啊,哪来的这么多柳絮。”我抱怨着。
“旱柳啊,不靠河就可以栽啊。”
What?
“在我们兰州那,黄河边有柳树,是垂柳。但是行道树也是柳树,那种柳树就和西安的一样,是旱柳。”
小D进一步解释着。
在我的认知里,柳树应该是温柔的,而且只能栽在水边。
小时候住在老家——一座依长江而建的城市,记得柳树都是一排排遍布江边,就像小学语文书里说的那样“柳枝是轻拂着水面”,一派春光醉人的祥和景象。
可是北方居然还有这么凶猛的柳树树种。
我算是见识到了。
(五)
上大学就像是玩一场体验游戏。而我还剩两年半的游戏时限。
关于南北差异,更多好玩关卡等待解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