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发展只争朝夕,好政策重在落实。再好的制度如果执行不到位,永远也只是“空中楼阁”,揆诸当下,仍有很多地方“文山会海”淹没了行动的号角,“层层审批”迟滞了改革的步伐,“正在研究”“还需协调”一再成为托词,民生实事在一次次的拖延中错失发展时机,民众企盼在一句句推诿中心灰意冷。在改革发展的攻坚期,“马上就办”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作风,而是关乎社会发展、民族复兴、事业成败的关键法宝。我们只有从思想上、从行动上、从制度保障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深刻践行“马上就办”,将“马上就办”融入工作实践中,才能在时代的大考中交出合格的试卷,深切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
“马上就办”要筑牢“时不我待”的思想根基。思想的破冰才能带来行动上的突围,很多干部被思维定式捆住了手脚,遇到新问题的第一反应是 “看惯例”,遇到新挑战的第一动作是“等指示”;还有些干部习惯“等问题上门”,群众不反映问题就不行动,坐等小麻烦拖成大问题……。这些后知后觉往往使政策的执行偏离了方向、错失了最佳的实施时间。践行“马上就办”是要把群众的呼声装心里,主动发现群众的隐忧,时刻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只有绷紧思想上的弦,才能在行动上踩准、落实。
“马上就办”要锤炼“真抓实干”的行动本领。“马上就办”不是胡干蛮干,而是精干巧干,是既要效率又要质量。面对复杂问题,如果没有过硬的本领,即便有“马上就办”的干劲和热情,也可能事倍功半、事与愿违。在数字化时代,不能单靠简单的人力叠加,更要积极借助科技的力量,用技术赋能“马上就办”。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在“马上就办”的工作践行中,脚踏实地,不断锤炼笃行务实的行动本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才能让 “马上就办” 既有速度又有质量,真正解决问题。
“马上就办”要构建“常态实效”的制度保障。“马上就办”意味着敢为人先,难免会遇到不少风险和挑战,如果动辄追责,却没有制度为干事者兜底,那干部就会陷入“多干多错”的思维误区,宁愿拖延观望也不马上行动。践行“马上就办”既要完善督查问责机制,也要健全激励容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只有对“拖延者”亮剑,为“干事者”撑腰,将“办得快不快、办得好不好”的工作评判标准交给人民群众,广大干部才能放开手脚,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形成 “人人讲效率、事事求实效” 的良好局面。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好“马上就办”的践行者,筑牢思想根基、锤炼行动本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机遇,以“真抓实干”的执行力破难题。当容错纠错的底气被夯实,当干事创业的 束缚被打开,定能汇聚起磅礴发展力量, 以“马上就办” 的加速度,答好新时代的发展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