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早上,新的一周开启,早餐店排队买早餐的上班族,马路牙、公交车站等候公交地铁的行人,随处可见一张张时有时无困倦的脸,沿街对面的星巴克咖啡店已经开门,门口散发着悠闲、懒洋洋的样子,朝阳灿烂的洒在落地玻璃上,若有若无的味浓香醇的咖啡飘散在空气中。高大的落地玻璃窗里,一位妙龄的菇凉独坐在角落的靠椅上,对着手机屏幕,摆着Pose一连好几次的对着手里的咖啡来个三连拍,然后发布朋友圈,宣告新的一天到来,上条早间问候。
想到最近网上看到的一则新闻:一位女大学生在宿舍里各种美拍然后发布朋友圈,为了呈现出白富美,高大上的照片也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购置道具,奈何同宿舍的舍友实在受不了她的这种行为,揭露了美女大学生照骗的行为,一朝被打入到现实中,事后该大学生还表示到,有时候为了一个照片,造型都要不断调整一个多小时,其实也是蛮不容易的啊。
前天搭地铁办事,拥挤的车厢里,几个菇凉一身嘻哈打扮,时不时拿出手机很酷炫的外壳很亮眼,摆着各种造型拍照,被挤到靠近她们的身旁,看着几个菇凉又在用美图软件修改自己的新造型,调色:柔光、蓝颜、月光色…终于修改好,满足的发完朋友圈,一旁坐在位子的阿姨一直目不转睛的盯着看,不时的和自己的老伴小声的嘀咕着。我想大城市就是好啊,肯定哪里又有什么秀场吧,这几身cosplay真不错,弄得中年小女子的我都想试试这身行头啦,看着她们嘻嘻哈哈的到站,下车.羡慕啊!多好的年纪,多好的身材,一切都是多好啊!
很多年前,我基本不会炒两个小菜,可是每次去好友家做客蹭饭,满满的一桌美食,总不忘记盗图发朋友圈,若有人问“哇!你做的美食啊?”还厚着脸皮回复“嗯,小试牛刀,一般般啦”想到那时候的行为,那简直就是剽窃啊,行为极其恶劣。记得有一次,同事看到同样两个人的美食说说,评论起来:哎呀,到底谁做的呀?顿生一脸的尴尬!只为朋友圈里好友一句评价:爱好美食的菇凉也有一副好厨艺的存在感。
曾经自己年纪十五六岁的时候,割破手指留点血都一定要拍照上传朋友圈,恨不得所有好友都必须来评论,如果有认为比较好的朋友没有评价,立马就会在心里一千个不乐意,吃顿大餐要拍照,买件衣服要拍照,去了一个地方旅行那更要拍照并标记地点…z因为看评论比发朋友圈更让自己心态美好,乐在其中,这种把自我存在感寄托在自己营造的氛围,有点自欺欺人却又乐在其中。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那颗逐渐成熟的心更去享受一种静音模式的存在感,无关风月无关晴,不再因个天气都能整出个说说来?大年青年的世界进入了,仿佛连哭都要调整为静音模式。
自从广场舞风靡起来,大妈们似乎都找到了自信和乐趣,在家无事可做的时候,跳广场变成了母亲最大的消遣和快乐,母亲是个跳广场舞迷忠实粉,每天晚饭后总是和一群广场舞爱好者成群结队,有说有笑的讨论着今天又跳什么舞蹈。改天又要学习什么新的舞曲。每当音乐起,母亲和大伙儿跟着一首又一首的音乐,踩着节拍翩翩起舞,一跳就是两个小时,快乐的笑容融化在母亲的笑脸和舞姿上。有时候我开玩笑的说:天天去跳舞上瘾吧,母亲总是乐呵呵的说:晚饭吃多了,去活动活动身体助消化。再说跳舞就要天天去啊,不然你就忘记怎么跳了…我想母亲一定是怕经常不去跳舞,那自己肯定落下,就再也融入不了那个舞群了,对于她而言,跳舞圈就是另一个体现自己存在感的场所。这种存在感让她自信,快乐并享受着。
存在感就像生活里的水和空气,无论用什么方式去体现,都说明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彼此关注的时代。电当子产品的风靡,人与人的互动更多的通过虚拟世界,微信,朋友圈的来去互动。即使今天的同在一个办公室里,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习惯了用APP软件的世界来交流。作为群居生活的你和我都需要和渴望与被关注,再看到许许多多刷新存在感的行为,不论那种,都一定在证明我希望被接纳与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