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不同的生产角色。
中国经济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中国经济处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红利型转型的状态。
如何可以达到全民的高福利社会?
通过不断地对教育和垂直领域布局,掌握更多前沿科技,通过前沿科技的布局可以将人民从劳动密集型的困局中解放出来。
以芯片举例,芯片包括芯片设计与芯片制造流水线两个任务组成,以小米澎湃芯片举例,我们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芯片设计。但是我们没有芯片完整的制造流水线。所以我们设计出来芯片需要将一部分产品利润转移到台积电。提到了台积电,我们就要考虑一下台湾的经济构成。
台湾经济构成?
2021年台湾制造业占其GDP比例高达32.88%,比中国大陆还高出不少,如果是工业(包含制造业和燃气电力供水之类)的话,GDP占比更是高达37.95%,而中国大陆2021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例是32.58%。可以说台湾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是台湾的竞争力,财政收入,民众收入的核心来源。
对于台湾的制造业,其基础就是以半导体制造业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这个行业包括了台积电,联电,联发科,瑞昱,联咏,日月光,鸿海,和硕,广达,华硕等世界级厂家。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芯片领域我们是瘸腿的。芯片的设计我们可以达到,但是芯片的制造过程我们没有办法实现。一旦出现了我们没有办法实现的科技领域那我们只能求助于可以进行科技领域工作得合作伙伴从而实现达到全流程的智能制造过程。而有求于人意味着经济流向了不属于我们集团的方向。于是我们引入一个经典的经济学概念,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国际上美国、欧洲国家、日本、这几个国家是过去发展历史中较为典型的贸易顺差国家,出口大于进口。以美国举例,美国是如何实现贸易顺差的呢,这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作为钢铁重要产出基地通过钢铁、军工、航空赚到了第一桶金。在二战结束后因为美国是一个新组建的国家具有非常大的“留学人口基数”于是美国开始在汽车、工业等领域爆发了。并且通过小规模战争确定了在主要的化石能源原产料基地在阿拉伯、伊拉克等国家实现了垄断性石油贸易。这里还要讲的是为什么近些年美国要放弃一些化石能源基地让中国有机会拿到一些全世界的化石能源,因为美国认为化石能源空间更小了,所以不值得进行争抢了。我们近些年的政策中强调两个方向:高质量发展、碳中和碳达峰。两个政策一个强调利润,一个强调可持续发展。碳中和碳达峰虽然会导致生产成本短期升高,但是随着碳中和碳达峰发展的持续扩大,终究会在某一个时间节点降低生产成本,这部分的成本目前需要所有企业及人民来承担。但是造成的社会整体影响是向好的。这里我对美林时钟进行一个简化,提出经济活跃期与经济下行期。经济活跃期,通过新的科技产品刺激市场流动性,经济下行期,商品由增量转换为存量状态,从新增用户变成对用户替换市场的改变。
日本通过电子产业、机床产业、汽车产业迅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几十年间成长成为发达国家。但是日本在广场协议后一切的发展都停下来了。社会进入了一个下降通道。广场协议是美国华尔街资本通过汇率战争对日本发起的封锁,这个前提的发生是因为日本经济空前的泡沫,这个过程中日本政府主动刺破了泡沫。
总的来说 进口产业链低端产品,出口产业链高端产品,实现产品价值利润空间的替换。这个过程可以称为贸易顺差的典型模板。以日本举例,日本地方小,农业生产一直以依赖进口。
这些年来中国比较具有科技前沿性的方向: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芯片、智能制造、智能移动终端。在观察2017年度与2022年度企业公告状态的信息增量中我们可以看到智能移动终端:手机产品成为了2017-2022年度市场增量关键产业链。带动的是京北方、等屏幕生产创造企业得利润。比亚迪、富士康、昌硕等组装厂的利润空间。一提到组装厂我们可以观察到两个明显的信息,六西格玛管理与柔性生产线。这几年智能手机由增量市场转换为存量市场,带来的结果是存量市场中商品的红海拼杀,高端手机降价,低端手机涨价。并且逐步向海外市场进行扩张。寻求通过低成本来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普及信息科学。在南非、印度等国家可以看到中国的低端手机产品。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因为我们通过低价策略换取市场。这一部分按照欧美看来是非常不值得投入的方向。是一个典型的低端市场到高端市场的变化。国产移动智能终端也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上层建筑引入高端产品,下层建筑寻找低端产品来认知产品。下层逐步通过低端产品认知去替换成高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