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两本苏轼的传记。一本是黄山书社出版的中外名人传记系列,余志慧编著的,170页的简略版。一本是林语堂英文写的、张振玉翻译、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330页的《苏东坡传》。有一些感受。
时代:
苏轼生于北宋由盛转衰的时代。出生时宋朝处于建国七十年后,第四个皇帝仁宗当政年间,属于百花齐放的繁盛时代,历史上称为“仁宗盛治”,是宋朝可以媲美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年代。宋仁宗在位40余年,此阶段与辽国和西夏都签了和约,休养生息,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是中国的一个盛世。后经历英宗、神宗、哲宗三朝及王安石变法的变法派与保守派反复政治斗争过程,逝于宋徽宗元年,离北宋灭亡只有26年。
苏轼所处的时代,是人才辈出、群星闪耀的时代。例如同时闪耀文坛和政坛的欧阳修,王安石和司马光,才情卓越的苏门六君子等。但结果北宋却一步步走向了衰落。这也是奇怪的现象:能人辈出却挽救不了国家和时代。
苏轼的人生走势和时代与国家走势是一致的。尤其是人生后面十年,申请为地方官以后,却一而再地被贬,求保身而不得。以其才华,政绩和为人,落到这等地步,印证了朝政已经腐朽到了何等地步。
个人经历:
三次在朝,十二次外任,八方太守,三次贬居。
22岁中进士,26岁制举考试第三等,成为百年第一人,年纪轻轻便名满天下。
30岁第一个妻子王弗去世,有子苏迈。31岁父亲苏洵去世,33岁续娶第二个妻子王闰之,有子苏迨和苏过。弟弟苏辙同中进士,同朝为官,同列唐宋八大家,一生亲密,情同手足,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兄弟情。
36岁至44岁地方从政,历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府、徐州知府等职,经历丰富,也不乏政绩,建立了从政的官声,结交了天下名士。在杭州期间,37岁始填词,扭转词的萎靡婉约风格,开启了宋词豪放派。
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1079年44岁时,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然后经历了第一次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谪居黄州,直到1084年。这5年是第一次低谷。苏轼建了黄州雪堂,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临江仙》,《定风波》等名篇,创造上达到了巅峰状态。期间作品融入了佛道等哲理。这印证了中年时期如果能够克服挫折,是可以开辟成熟新境界、使成就与挫折相伴而生的。
1085年50岁时,时来运转,一年之内连升数级,调往中央任职。从七品的登州知州,转六品的起居舍人,然后四品的中书舍人,三品的翰林学士,离二品宰相仅一步之遥。1085年至1088年,是朝廷重臣和文人领袖,一时无二,是事业的巅峰时期。
但彼时朝廷的党争也进入白热化时期。名满天下,谤亦随之。苏轼也感觉到高处不胜寒,因此再三请求离开朝廷外放为官。于是1089年再次任职杭州,先后任杭州太守和颍州太守。期间短暂任礼部尚书。至1092年再任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然后转扬州太守和定州太守。1089年至1093年这几年,是一个辗转徘徊期,不得意,但尚能维持,直到1094年59岁时。期间1093年即58岁时,第二个妻子王闰之去世。树欲静而风不止。苏轼并非杰出政治家,不想也不屑于通过政治斗争谋取高位。因此徘徊之后终究走向淡出。
第二个重大转折,也即人生一路向下的阶段,在59岁,1094年。被贬到当时的化外蛮夷之地惠州,算是流放,官位可以忽略不计。惠州三年,其中1096年61岁时,侍妾王朝云去世。自此苏轼开始鳏居时期,后面的生活由第三子苏过照料陪伴。苏轼一生,前后妻妾三人,元配10年,二婚26年,侍妾朝云贴心活泼,婚姻和感情生活算是完美的。
第三个转折,发生在1097年,62岁,这次直接被贬到了海南岛。当时被流放到海南岛的人,一般都不会有机会再回到大陆。老年陌地,仅父子相伴,贫苦交集,衣食都成了问题。这几年,应该是身心俱受重创的阶段。但苏轼挺过来了,1100年65岁时,蒙诏返大陆,可以随处择地居住。但困苦已经掏空了身体。苏轼虽然一路经受民众欢迎,但经小病不愈,一年之后的1101年,终卒于常州。
小结: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千年才能出一个的人物,在文学,诗词,书法,绘画各个方面,均有惊人造诣。在儒道释三教,都有深入研究。从政,工程,赈灾,医学,建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与皇族,文人,佛道,百姓,上至帝师,下至流民,三教九流,均有密切交往。他兄弟父子情深,妻妾深情,重情重义。一辈子几起几落,但达观通透,四海为家,每到一处,结交朋友,建造起居房屋,经营生活。随酒量不大但好酒奔放,会医学和酿酒,善养生,并流传了数不清的名菜,是一个热爱生活、积极生活、高质量生活的完美典范。有才有趣爱生活重情义,有经历而幽默达观通透,生活当如苏东坡,言不虚也。
众人评论中国古代人物,皆认为曾国藩为立德立言立功一完人。但我认为曾的形象过于严肃,而就生活而言,苏轼更加生动活泼有趣。他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我们身边的有温度的性情中人。苏轼给我的启示,除了其不世之才,更有其生活态度。这是林语堂版《苏东坡传》想要揭示传达的。
启示:
1、人生多波折,要随遇而安,生活得有趣有滋味。
经历起落之后,不灰心丧气,能随遇而安,适应不同地方的不同生活,探究生活本身的乐趣,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随遇而安不是没心没肺。而是在认清生活之后,选择积极达观的态度。
2、即便我们无法彻底改变生活,也不要被生活打败,失去自我。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人都受限于所处时代。改变不了时代,就选择始终保持着本我纯真,不因复杂多难的经历变成器具,变成动物,变得没有温度,过行尸走肉的生活。
3、人生大可不必计较一时之长短,而应风物放眼量。
人生是个漫长的过程。苏轼那个年代,活六十多岁算是长寿了。但即便年少成名、百年第一如苏轼,文学上的巅峰期也在四十多岁,事业上的巅峰期到了五十多岁。可见,人生大可不必计较一时之长短,而应风物放眼量。
4、教育的次序依次是性情,才艺,趣味,智慧和豁达。
人之一生,家庭教育培养了性情,学校教育习得了知识和才艺。经历和思考明得了事理和智慧。但磨难使人产生挫折,要么物化了,变得机械而无趣;要么改变了性情,失去了做人的温度和天良,变得面目可憎。由此可见,有趣,智慧和豁达和有趣,才是相比才艺之外更难的功课。
但无论如何,苏轼的人生给人以启示。某种意义上,他代表了典型的中国人的人生观。正是:
做人要学苏东坡,
有才有趣有朋友。
穷达不改空灵性,
遨游天地自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