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说:“你可以把那个叫桑桑的男孩儿看做一个叫曹文轩的男孩儿。”
读《细米》时,我总想把那个有着乌黑发亮的眼睛、讨人喜欢的细米看成儿时的曹文轩。
初次接触曹文轩先生的文字是初中课本上的《孤独之旅》。与《草房子》一样,《细米》依旧保持了少年成长的话题,但更多是在讲述情感上的成长。
一幅幅生活场景构成乡村的全景图,诉说乡村情结,勾画童年回忆。
曹文轩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人,所以在《开讲啦》他用三个故事讲述一个作家的灵感来源,在《北大学术故事》里用一个故事撑起北大人身上的悲悯情怀。
稻香渡飘来了一只白帆,长飞的“鸽子”因半途觅食落在陌生的田野,细米、梅纹、红藕的成长故事就此展开。
1.相识不长,还请多多指教
那是一个明亮的下午,一如这世上所有撩人心弦的初见,一如贾宝玉见到林妹妹的第一眼,细米看到绾着红手帕的梅纹,模模糊糊地只有一个感觉: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
可曹文轩也说过写文章有个小技巧——折腾。
开始,女知青梅纹并没有被分到细米家,难过又失落的细米,反倒是在跟“三鼻涕”打了一架后,某天下午细米被小狗翘翘拉回家,发现栀子花淡淡的芬芳里站着那个叫梅纹的姑娘。
不似高山流水般的相知相惜,在众人期待中乘着白帆而来的不期而遇倒让人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欢喜。
毕业册上同学写下“一开始见到你,我也没预料到我们之间会有这么多的故事啊”,对于事后惊喜,我常常也唏嘘不已。
渐渐,梅纹走进细米的世界,也带领细米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细米给梅纹姐姐展示信手雕琢的木疙瘩、高墙上的粉笔画、月光下的芦花荡。所以在某天细米一个人躲起来时,梅纹能想起芦花荡里的瞭望塔。
惊叹细米的艺术天赋,梅纹决心做领他进艺术之门的老师。因为她,细米开始改叫“三鼻涕”为“朱金根”;因为她,细米有了一次庄重的雕刻展;因为她,细米欣赏观察叶脉间藏着的小水系;因为她,细米开始看镜子里的自己,偷偷擦妈妈的雪花膏……
她拾掇出来作为细米雕刻作坊的小屋不断将细米从无休止地玩耍中拉拢回来。
但同时,她也是姐姐。
细米犯错,她陪细米站在暴风雨里,被大雨淋得哆哆嗦嗦却也依旧站立。即使露宿街头,也要为弟弟买下称心如意的木料。
她懂细米,所以不会像杜子渐在细米犯错导致自身名誉扫地后发泄内心的情绪。她张扬着,又收敛着他。细米雕琢木头,她在雕琢他。
她的确在雕琢他,所以离开时留下一个成熟坚强的少年头像,是期待中的他。
细米何其幸运,能遇到一个帮助他共同完成成长加冕礼的人。幸运是情感的交换,在共同成长中,留下感动的又何止细米一个人?
2.悲伤你的悲伤,感动你的感动
翘翘是细米在某个暴风雨夜晚救回来的小狗。从此,它坚守着细米,与细米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细米到地里送饭,翘翘对着捣乱的“小七子”汪汪直咬;细米大雪天找金鲤鱼,翘翘站在船头紧紧挨着他;细米背后有人偷袭,昏迷中的翘翘积蓄仅有的力量提醒他。
正因为曾经将生命绑在一起,所以才能欢喜你所欢喜,悲伤你之悲伤。
如果说梅纹是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那么细米一家则是不断用而关怀与感动带给孤苦无依的梅纹生活希望的人。
嫩豆芽似的梅纹到田间干活,细米妈妈在家惦念万分,经过一番周折终于为梅纹争取到教师的职位。
突然有一天,梅纹玩跳格子只跳了一半,大胡子队长催促她立即乘船赶回苏州城家里。梅纹独自踏上与父母相聚的路,她不知道迎接自己的是父母的遗物。等待总是遥遥无期,细米红藕每天就在路口等待着迎接她。
“眺望是默然无语的,是专注的,没有悲哀,没有忧伤,也没有疲惫感,有的只是心底的一番思念。”
梅纹在离开十七天后回到了稻香渡,直接病倒。细米坚信太湖里的金鲤鱼能使梅纹恢复力气,他带上翘翘到冰冻的湖面去找金鲤鱼。
精诚所至,鲤鱼到网里来。
梅纹也在细米一家的精心照料下,终于回到生活正常的轨道。只是她的眼里时不时闪烁着隐隐的忧愁,时不时地陷入感伤。
这种忧愁直接影响了她负责的班级的成绩。所以细米才会想要去偷爸爸腰间的钥匙,好让同学们亲爱的梅纹老师留下来。
被儿子玷污了一世正派的杜子渐用皮鞭子抽着细米。门内细米的呻吟声、叫唤声,门外老师的劝告声交杂在一起,梅纹跪倒在地,哭着:“我不再做老师了,求你饶了他”,并在第二天付诸行动。
不管怎样,结局是圆满的,梅纹全心全意地投入教学,把所负责的班级送到了高中。知道榜单后的那天晚上,她打开郁容晚送来的寂寞了多时的信,她哭,她笑,笑笑哭哭,仿佛又听到郁容晚的口琴声。
她最终还是回到了属于她的苏州城。细米的眼泪深处是一片纯洁的白色。
也许某一天她回到稻香渡,少年细米已经长成成熟结实的大男孩儿了。
故事的目录精致,故事的结局尚好。
3.世界被少年心滤过,天真而可爱
有人说,读曹文轩的书你的眼里全是干净与澄澈。
像是手心捧着小米被黄茸茸的小鸡轻轻啄,像是心底被流水静静淌过,像是站在林道间被湿润渐渐包裹。
你只需要是一片单薄的苇叶,被风吹过时,颤悠几下。紧接着,风声隐退,时间静止,思维的小虫子缓缓地爬,雏菊花开放的声音落地细碎,这不是思想的力量,而是美的力量。
大人们总是不懂细米的天赋,不懂细米的内心世界,不懂他的童趣本身也充满美感。但梅纹懂,红藕懂,朱金根懂,稻香渡小学的学生懂。
我们不懂的这份纯真,小孩子懂。
“这个世界经一颗少年的心的过滤,而显得充满童趣,让人感到天真而可爱。”
三鼻涕的两道鼻涕在这种视角下成了两个有生命的并且很淘气的小活物体,一会儿跑出门外看世界,一会儿又在主人驱赶下溜回去。
意想不到的情节与描写,是作为一个读者童心的一点点泯灭。
细米经常逞强表演,他站上桥的拱顶,在众人惊呼中,跃进大河;他惊险地骑上没人敢靠近的大白牛;他爬到篮球架上,一屁股坐在篮球筐里,享受着自己搭建的荧幕带给他的自豪。
多年后细米再回想这些场景,剩下的是幼稚而笨拙的美好。
我想看这本书的人一定有颗少年心,不被世俗惊扰,不随长大渐消。
几时听到“防火防盗防学长”这样的调侃,或者有人用“油腻”这样的词来形容自己,不禁眉头一皱。堕落的字眼是,是懒惰与对形象的疏于管理。将自己包围在邋遢与乱糟糟的环境里,靠着游戏度日,这样的男孩子又有几个人愿意接近呢?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从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只要最后是你就好”。也许,长着初恋脸的男孩儿不一定需要在一个晴朗的下午,在其味不扬的栀子花香里穿着白衬衫出现,偶像剧里的场景总是令我等小女子垂涎。但他首先清爽宜人,有颗被被时光浸染后,依旧如故的少年心吧。
这少年心是简单,是倔强,是成熟,是会为了一个人的勇敢与逞强。就像某个被大雨淋过的夜晚,清爽怡人,万物皆能在编织的睡梦里漂浮,一任良宵。
4.被误解似乎是文学的宿命
或许是水能为远在他乡的游子洗掉奔波的风尘仆仆,曹文轩先生的小说总有淡淡的味道,他在田野这个文学的场所探索不断。淡淡的语言却让我一边会因细米的调皮会心一笑,一边又被梅纹的身世扯出眼泪。
看似写起来毫不费力,却花光我对“美”存在于文学所形成的理念的全部理解。
朱光潜在谈美中写道:“花宜清香,月宜皎洁,春风宜温和,秋雨宜凄厉。
美在自然,美在常态。《细米》便是这样的一种自然美、常态美。画面的描写配上郁容晚吹奏的口琴曲,时而悲伤,时而欢快,时而沉静……
所谓美好,或许是某一瞬间景物激起了内心的共鸣。
我在怀念书中过年热闹的场景:大人门准备年货,小孩子在放鞭炮。妈妈匆忙地做新衣服,小孩子乖巧说声“新年好”。我想象着书中的大海:晚霞沉静而富丽堂皇地染红了海,染红了海滩。滑翔地海鸥,像黑色的纸片儿,在霞光里随风飘飞。
简单纯粹而悖离深刻,有人不乐意了,我想看到对人生的启发,人性的揭露。曹文轩有一句老话:“美的力量丝毫也不亚于思想的力量,有时甚至比思想的力量更加强大。”
读《细米》的同时我一直在思考作者所谓的文学理念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去读整本书,笔下的风景与文学理念不谋而合。朦朦胧胧地懂了,但又恰似“风淡雨消,雾轻云薄,取半半之声”刚好。
我其实悟不出什么道理,我唯一知道的是书中的画面美,情感美。至于所期待的满篇道理则需要在现实中摸索攀爬,经历过后赢得一身铠甲。
被过度解读似乎是文学的宿命。就如作家们总是害怕自己的文章作为阅读理解出现在考卷上,写得出文章的他们却写不出考题。
再比如有些解读:
灰姑娘遭继母虐待,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法律的丧失?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男人同居,是自甘堕落还是有毒的交友观?
人鱼为爱幻化成泡沫,是变相的报复还是跨物种没好果子?
美好的童话故事被解读成偏离本意的存在。作家要背负“三观不正”的骂名,而这些解读者是戏谑还是自身对美好携有误解,我们不得而知。
我只是想说:不因一句话、一本书自以为读懂了一个人,做出带有误解的判断。
愿你无论多大,都能读得懂童话,守得住美好。
以上,给所有正在成长的我们。
文/小花卷
图片/网络
我是小花卷,心里住着大侠,笔下种植鲜花。
喜欢我就关注我吧。
简书/微博:大侠小花卷
个人公众号:医大侠小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