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接受北周最后一任皇帝的禅让,建立了大隋王朝,接着加快统一全国的步伐。公元589年,杨坚出兵灭掉最后一个政权---陈朝,而一统天下,之后的杨坚积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发展生产,重视民生,在他的统治下,出现了一个开皇盛世。
与此同时,一直盘踞在大隋东北的高句丽王朝日渐强大,严重威胁大隋边境。
高句丽王朝始于东汉时期,建立初期还是一个小王朝,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日渐强盛,并且不断的吞食周边地盘,慢慢地对大隋边境虎视眈眈,面对这样的危险,隋文帝杨坚果断出兵讨伐,高句丽凭借地形优势挡住了大隋军队的数次进攻,由于长途作战,后勤粮草供应不上,很多大隋将士战死异国他乡。
到了隋炀帝时期,先后三次对高句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但都无功而返,动用部队多达100多万,几乎全国国力都用上了,这也是隋朝衰败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这几次的大规模战争,导致很多大隋的将士成了高句丽的战俘,之后就把他们留在那里生活,娶妻生子。
按道理说,在异国他乡成家生子,也算是安居乐业、一桩好事了,那为什么他们还想回国呢?
其实那并不是一件好事,他们的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1、高句丽政府把这些俘虏当作生育工具,来增加本国人口数量。
经历了连年的战争,本来人口数量就不多的高句丽青壮年很多都战死沙场,急需要大量男人来和本国女子结合,弥补人口数量的不足,这些男人变成了他们的生育工具,毫无地位可言。
据历史记载,高君丽鼎盛时期的军队数量多达30几万,而全国人口也不过区区70来万。那么要维持这样的规模,就得靠大量的战俘来充当劳动力,好有更多青壮年服务于国家。
2、战俘们娶的妻子并不是平常女子,更不是富家千金,而是一些游女。
游女就相当于中原王朝的青楼女子,没有固定的丈夫,可以服务多个男人。高句丽民风比较开放,不像中原一样讲究男女之别,而对于中原王朝从小受到儒家礼教熏陶的他们无疑是一个折磨和侮辱,生活痛苦不堪。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时期曾派人出使高句丽,看到了很多隋朝末年被俘的士兵,他们见到中原的来人都留下了眼泪大声喊着:
“隋末从军,没于高丽,高丽妻以游,女与高丽错居。”
3、战俘过着奴隶般日子
战俘们在高句丽生活被王公贵族们当作廉价奴隶使用,迫使他们从事低贱工作,完全没有尊严,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还有很多士兵被活活虐待而死,这样的生活使他们时常想念家乡,思乡情绪越来越严重,时刻都想回到自己家乡。
终于在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御驾亲征出兵攻打高句丽,唐军上下一心,大军一路打到了高句丽的腹地,这次战争接回了很多隋朝的士兵。公元668年,大唐再次对高句丽用兵,这一次彻底消灭了高句丽,终于给那些留在异国的将士雪耻了。
隋朝留在高句丽的战俘多达数万人,他们在那里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没有自由,没有尊严,还把他们当作生育的工具,不把他们当人对待,思乡情绪日渐高涨,在异国他乡过着这样的生活,当然他们就有了强烈的回家念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