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是最好的输入
见:迷信的根源在于贪婪和懒惰,因为这两种心理的存在,我们才会去迷信那些不应该相信的东西。当你追求捷径的时候,其实就是贪婪和懒惰在作怪。
而对于等级的迷恋,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被写进基因里的东西,所以才会有很多争吵、语欲胜人症的存在,这些问题的本质都是对等级的追求。
贪婪和懒惰是我们人类前进的源动力之一,没有这两个,我们可能还在原始社会里面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
我觉得消灭它们不实际,可以选择斯多葛学派的做法,比如下次我再看到30天计算机从入门到精通,觉得欣喜若狂的时候,我脑海中闪现这样的念头,哦,原来这就是贪婪和懒惰而让我产生兴奋,真不了得,但是没空和它们玩,然后选择离开这本书,再去选一些对我学习计算机有帮助的书。
其实从来都没有弯道超车的说法,你能够超车,完全靠的是你性能可靠的汽车和完美的驾驶技术。正如爱因斯坦那句名言:做着相同的事情,却想得到不同的结果。
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微习惯。欲速则不达,每天做一点点,通过习惯的力量改变身体的本能,这个有点像具身效应。我自己的很多习惯都是通过微习惯的方式培养的,不可间断,不要让身体产生太大压力,重在每天坚持,希望每一个认知方法论的同学都成功切除认知阑尾!
吾日三省吾身,“我今天感恩了吗?我今天赞美了吗?我今天祝福了吗?”这是我在长期使用的认知阑尾的克敌,你不妨也来试一试!
#感:对我来说,坚持写留言就是消除懒惰的一种方式。刚开始,听完课,老师讲的内容在大脑中走了一遍,貌似理解得很深刻。但到真正的写留言的时候,写不出几句话来,其实就是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所以,每次听完课都坚持写留言。不为是否能选中,只为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和消除“眼高手低”的认知阑尾。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现在已经能把老师讲解的知识,比较顺畅地表达出来了。谢谢老师!
#思:正在练习使用微习惯,变成更好的自己!试试下面的:吾日三省吾身,“我今天感恩了吗?我今天赞美了吗?我今天祝福了吗?”
#行:继续努力!一定可以上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