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生来就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还支棱不起脑袋,已经会用一双眼睛,寻找全新的世界,
只要身体能触达的地方,好奇心总会带他们去探索,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你一遍遍捡起他从桌上推下去的东西,宝宝们是在好奇不同东西,掉落下去的有趣的反应。
你嫌他磨磨唧唧走走停停,其实他们正在感受人行道上的坡度,带给身体的奇妙体验,
你让他别插嘴,快点把绘本讲完熄灯睡,他们只好删掉脑袋里的问号和联想。
可是,为什么越长大,好奇心变得越稀缺呢?
是常识认知越多,好奇的东西就越少?
是对事情慢慢失去了纯粹,更多关注在计算收益或损失?
现实是,我们绝大多数成年人还没意识到,已经长成了油盐不进,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有人说,好奇心没用,不能用来赚钱,也不能带来好运。
《好奇心》的作者,卡什丹的研究表明,
“拥有好奇心的人会更加重视持续塑造幸福人生,他们关注当前的生活,感到人生充满了意义,同时,他们也力图寻找并发现更多的人生意义,为自己输入养分。”
“关键是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
当童话大王郑渊洁问科学家米勒:
“很多爸爸妈妈想把孩子培养成您这样能对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们应该怎么做呢?”米勒这样回答,
身边的人是这样评价查理芒格的
“他一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几乎对所有的问题都感兴趣。”。
当好奇心点燃了内心的火焰,
成长,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因为不满足于眼下的得心应手,认知版图的边界在不断扩大,
衰老,也只是皮肤上的胶原流失,因为内心像孩子一样的好奇,青春的活力在旋转不停。
那我们该怎样留住孩子的好奇心呢?
01阅读,打开孩子头顶上方的天空
请为孩子提供广泛的书籍,
像猎鹰一样,捕捉他们任何感兴趣的,
像渔人一样,撒下一张网,不只网罗虾兵蟹将,或学校规定的教材和读物,要不放过知识海洋里的任何鲜美。
在《幸福的种子》里有这样一位妈妈,在她女儿一岁半,儿子出生一个月后,为了挣奶粉钱,她只好把孩子寄放在邻居家,提着沉重的袋子,冒着大雪,四处卖领带。
“走进家里,身心都已疲惫不堪,本想稍微休息一下,但是孩子们已经饿了,哭闹着要吃晚饭。当时,我不止一次地忍不住和孩子们一同痛哭”,
后来好心人送来了一本童书,她被书里的故事和童话吸引,反复看了很多遍,又讲给孩子听,
从此,每个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短暂时光,她都会为孩子阅读。
有一次,她听说女儿每天都会讲故事给小朋友听,她很纳闷,女儿怎么会有这么多故事可以讲呢?
原来,女儿把她们前一天晚上讲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讲给别的小朋友。
有一天从托儿所回家的路上,女儿认真的问妈妈,“妈妈,美国有没有图书馆?”
“有啊”
“美国的图书馆里一定没有《非洲的大鼓》这本书”
“为什么呢?”
“美国人如果看过这本书,越南战争一定会停止,我们可不可以把这本书送给他们”。
她曾经痛苦纠结,因为生济,要把孩子抛下,而无法给予他们好的陪伴和教育,
她生怕错过什么,留下什么遗憾,
幸好还有阅读,在每个亲子共读的夜晚,已经为孩子打开了一片天空,
从孩子会坐开始,我们每天的幸福时光,就是坐在一起读绘本、读故事,
现在他开始识字,我就握着他小小的手指,一起读过一行行的字,
我想在孩子以后可以自主阅读了,我们还要一起读下去 。
在手机、平板和各类电子产品,声光电的高频刺激中,
朴素的文字,唤起的是孩子主动的好奇心,而不是被动的吸引进去。
阅读仍然是无可替代的。
02放手,好奇心才能冲破山洞
有一次,我陪我家孩子玩捞鱼游戏,一个差不多大的小女孩也想试试, 奶奶追上来,拉住她的胳膊喊,“别玩了吧,快走!”,
怎么都拉不走孙女,只好蹲在旁边一直催促:“衣服弄湿了呀,还是走吧走吧”,
一会妈妈也来了, “你那样捞鱼不对,要掉进去就别玩了......哎呦笨死啦都......”
突然一声尖叫,给在场的所有喧闹按下了暂停,
小女孩把鱼竿摔到地上,扭头就跑了, 奶奶这下想拉回来玩,怎么也拉不回来了。
经常见到很多家长,把“这个不行、这样不对、那个不敢”这些话挂在嘴边,
就好像《疯狂原始人》里那个爸爸,重复给孩子讲一个恐怖故事,
“好奇的小熊想要爬到树顶上,就看到一个新的东西,然后——就死了”,
他让孩子们以为“新的都是坏的,好奇是坏的,一句话,好玩的事都是坏的” ,
珍惜孩子的好奇心,需要在安全的范围内,容忍他们的冒失行为。
以为是对孩子好,为了他们安全,其实是把一颗好奇心封闭在黑漆漆的山洞里。
03别停下:做思考的乌鸦
小费曼有一次跟父亲在树林里玩, 父亲指着一只鸟问:“你知道那是什么鸟吗?”
他说不知道,父亲就用各种语言说了一遍, 然后说:“看,你现在知道了这鸟叫什么,你还是对它一无所知对不对?我们还是去看看它都在干什么吧”
这对父子观察鸟的行为,猜测鸟为什么要梳理羽毛, 还爬上树去做更多的观察,验证自己的想法正确与否,就像科学家那样。
你可能会说,我们这种普通人,连鸟儿的两种语言都讲不了,怎么会引导科学家的思维,
我们做不到费曼的父亲, 但我们可以学着像乌鸦一样思考,
喝不到瓶子里的水,也不要走开,再多想一步,上手操作试一试。
孩子问蜜蜂怎么采蜜的? 蚂蚁怎么搬家的? 天上的云怎么形成的? 地球为什么是圆的?
我们是回答:“我也不知道”,或者,“哦,你玩吧”
还是像乌鸦一样思考,先观察,再假设, 试着上手研究一番。
我想,在后者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会看到更精彩广阔的世界,发现很多自学的乐趣,
成为了“自学的学霸”,这才是真正的牛娃。
期望孩子拥有什么,父母先要努力做到,
喜欢和菜头的这句话, “真正需要过儿童节的不是儿童,而是他们的父母。
孩子们是生来完美的,有缺的是成人,
应该柔顺自己的内心,回忆纯真无邪和元气淋漓的人是他们的父母。”
期望明天起,我们先去做一个好奇宝宝,
像孩子那样,也陪孩子一起,
留意花园里每朵花里的世界, 好奇水管到处喷水是怎样的原理, 去发现沙发里到底有没有藏着乐队小人,
而不只忙着辅导班、作业、竞赛、工作、赚钱,竞赛,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