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习惯科幻片构成要素,感觉有些闹腾,感觉有些不切实际的小儿科,尤其是那种奇幻的构思;一直反对西方的情人,却在巧合的这一天看了《流浪地球》。吴京的《战狼》倒是很有感触,军威国威都有的。看本片之前,商家铺天盖地的评论,连人民日报都做了正确的舆论导引,不可为不让人扬眉吐气,就连影片的播出审核都为(2019)01,让人不得不为这样精良的制作而拍手叫好!
走出影院,就听到年轻的妈妈大声告诉自己的孩子:“我们要保护地球。”。是呀!如此仅仅是一个保护环境的主题吗?我开始给家里那位普及科学常识了:影片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类似于火箭发动机原理一样,禁止他自转,一大半人被迫放弃生存的权利,他们给地球建立了1万个火箭发动机……没有臆想出一个来自外星球的敌人,而是而是出于对宇宙的敬畏、本着科学的理念、并且凭借着中国最拿手的基础设施建设(维修巨型发动机)种族天赋来拯救地球!我甚至可以理解出导演埋藏在电影中的深意:在拯救过程中,面对即将到来的末日,好莱坞惯用的个人力量不足以扭转乾坤,但是集体的力量却也离不开个人的智慧和热血。《流浪地球》将集体力量与个人精神相结合,在“联合政府”的背景下,塑造了史诗般悲壮的英雄群像,而不是紧靠一人之力或是一国之力。
看完《流浪地球》,相信很多人对“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句“北京第三交通委”的交通提示语都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说看完电影几天了依然“余音绕梁”。虽然这句话在电影中其实也就出现了3次而已,但是在科幻大片里仍不忘规范驾车,这提示看上去格格不入却又莫名和谐,尤其是前后呼应起来,最后一次响起的时候简直有种劫后余生的幸福感:人类的生命如此渺小,天灾人祸随时都有可能夺走,难道还不应该好好珍惜,平时开车也要注意安全吗?
人红是非多,至于北美票房不做计算,不准公映,以及豆瓣评分降低等等,都是因为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动了既得利益的奶酪,他们就像阿狗阿猫一样狂吠一阵子的。这部赞誉颇多的影片,在开画之初一举拿下豆瓣8.5的高分,之后随着观影人数的增加及热度的上升,评分逐渐回落,后来更是一路下滑,跌至如今7.9分。获得这一成果的背后,是吴京团队他们数以万的创作和改变,把仅仅只有线条样式的科幻建构成具有家国情怀的情爱大片。无论是自卑样的宣泄也好,无论是民族情结也好,无论7000人科幻团队的制作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终将走向美好。
所以说在这部影片里,一定有很多不和谐的东西:编剧格式模仿好莱坞的美国价值观念,由一个调皮的中学生逃学开始说起,为什么不用中国古典式大团圆的结尾格,为什么不用中国儿童的奇思妙想样式的创造,为什么 不用来自鲁班生活中的启发等等。总之,它像一部灾难片更胜科幻片,且其特效镜头有导演去好莱坞进修学习的明显痕迹,也有很多技术问题本身也是由外籍技术公司参与解决——这部电影在技术上远没有达到它被赞美出的高度。
201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