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2周二晴D286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428
《孟子》尽心上
十五
【原文】
孟子曰:“食[1]而弗爱,豕交之[2]也;爱而不敬,兽畜[3]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4]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5]。”
【注释】
[1]食(sì):给人东西吃。
[2]豕(shǐ)交之:交,对待。豕交之,对待他就像对待猪一样。
[3]畜:喂养。
[4]币:礼物。将:送。
[5]拘:约束。
【译文】
孟子说:“只给他吃的却不爱惜他,对待他和对待猪并没有什么区别;爱惜他却不尊敬他,和喂养牲畜没什么两样。恭敬的心要在礼物送来之前就有。只表面恭敬却不诚心诚意,君子是不会受虚假的礼文约束的。
【解析】
这一篇主要感叹当时诸侯虽然表面上对贤人很是优待,却从心底里不恭敬贤人,不听从他们的主张。这也是孟子离开齐国的原因,因为虽然他受到了齐王的礼遇,但从未真正受到过恭敬。由此可见,要想和贤能之士做朋友,我们要从心底里恭敬他们,听从他们的建议。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愿意留下来,才会愿意和我们做朋友。
十六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1]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2]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3]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注释】
[1]时雨:及时雨。
[2]财:通假字,通“才”,才能。
[3]私淑艾:淑,通“叔”,拾、取的意思。艾:取。私淑艾:私下拾取,代指品德学问可以让人私下里学习。
【译文】
孟子说:“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润化万物的方式,有成全人品德的方式,有让人发挥才干的方式,有解答人疑惑的方式,有私下传授他人品德的方式。这五种方式,便是君子的教育方式了。”
【解析】
在这一篇中,孟子向人阐述了君子育人的五种方式,有像及时雨一样的,对于长时间待在自己身边的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指点,进而帮助学生成才;也有针对每个人的品德、才干和学识的不同来分别进行指导,这里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
最后一种方式是自我修为的影响,当一个人的自我修为达到一定境界时,他的事迹就会广为流传,并且进一步影响那些没有机会得到教育的人。
可以说,孟子的阐述的重点还在于因材施教上。只要老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来教育,就能够帮助学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