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这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其“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铮铮风骨与“交换、比较、反复”的求是智慧,如同一座灯塔,为身处新时代改革前沿、服务群众一线的基层干部照亮了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航程。
唯实求真,做脚沾泥土的“实干家”。陈云同志强调“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从主持新中国财经工作打赢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到为解决农业困局深入青浦田间打响包产到户“破冰战”,他始终将“唯实”作为致胜法宝。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是矛盾问题的“源头活水”。新时代基层干部须深悟陈云唯实之道——放下架子、迈开步子,将办公室搬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唯有脚下多沾泥土,才能准确把握群众“急难愁盼”,找准政策与民心的结合点,让决策部署真正生根发芽、惠及于民。
锐意破局,做攻坚克难的“排头兵”。陈云同志在革命建设关键节点展现非凡勇气。遵义会议坚定支持毛泽东同志,改开之初力主转移工作重点、平反冤假错案,为历史转折廓清迷雾。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矛盾化解皆是硬仗。新时代基层干部应当传承这份胆识,面对发展瓶颈,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探索新路径;面对顽瘴痼疾,勇于动真碰硬,开创新局。陈云同志强调,“应该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要上屋顶,不要老呆在地下室。”“拿出一定时间“踱方步”,考虑战略性的问题。”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关键在于吃透实情、领会精神,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和勇气,在改革一线大胆闯、大胆试,勇当攻坚克难的排头兵,将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
埋头苦干,做为民服务的“老黄牛”。无论是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统一财经、恢复生产、全力保障前线供给,还是建国初期成功稳定物价、为工业化建设奠基铺路,陈云同志无不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韧劲担当重任。基层工作琐碎具体,成效往往需要经年累月方能显现。新时代基层干部须涵养这份静水深流的定力——不慕虚荣、不务虚功,甘坐“冷板凳”,把平凡岗位作为干事创业的舞台。以“无我”之心办好民生“小事”,用日复一日的扎实工作积累改变、赢得信任,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