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一个故事:在深谷里有一个寺庙,住着一位得道高僧,僧人有一个徒弟,徒弟很勤奋,终日不是化缘就是洗衣做饭,没有一刻是清闲的。
但是徒弟并没觉得很开心,于是去找师傅。
“师傅,为什么我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但是却不开心而且感觉特别疲惫呢?”
师傅笑一笑说:“你去拿个罐子”
徒弟照做了,拿来一个瓷罐。
“装满石块,装到你认为的最满的状态”
小和尚装到不能再满了。
“你觉得这样满了吗?”
“已经很满了,再装就掉下来了”
“你去抓一抔沙子,看看能不能装下?”
小和尚捧来一抔沙子
“满了吗”
小和尚不敢说话,感觉师傅不会这么轻易给出答案。
“再把水加满”
“居然还能装下这么多水,这下真的就满了”小和尚高兴的说。
“你以为这就满了吗?再放进去一勺盐试试看”
盐也赶快融入水里。
“悟到了什么?”
“师傅是说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
老和尚摇摇头,把里面的东西全都倒了出来,“如果我们改变顺序还能装下这么多吗?”
显然装满盐水的罐子一放细沙就溢出来了。
“我们的头就像这个罐子,如果我们的脑袋里都是细沙大小的事情,又怎能放下石块呢”
小和尚若有所悟。
是的,我们每天的时间那么有限,却总是着眼于琐碎的事情,整天忙忙碌碌却没有收获,因为我们没有区分哪个是石块哪个是细沙。
用李尚龙的话:你所谓的努力只不过是浪费生命。每天很忙碌充实,那只不过是在安慰自己,假装努力,给以后的失败找借口。
记得大学的时候,大家为了逃避一些课程或者就业都选择考研,我也不例外。每天和那些学霸一样抱着书在图书馆里早出晚归,实际上每天究竟看了什么内容,吸收了多少,我一点也不知道。因为,自己都知道我在做做样子,让大家觉得我很努力了。实际上,每天进教室,书没翻几页,手机游戏却玩了半天,晚上却假装熬到很晚才回去。最后没考上,不但不怪自己不努力,而是怪题目太难。
黄金法则说做事情要先选择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如若有余力再去完成其他。而我们很多人每天的计划如流水账一般,毫无重点,这样只会是低水平重复建设,无成功可言。
记得一位朋友,考公务员,每次都在申论上丢分严重。因为申论部分需要手写,可他的字真的不忍直视。知道自己丢分是因为字体太差后,每天用纸透着楷体字描红,后来又该为临摹,磨刀不误砍柴工,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他的字迹工整,申论分数也随之上去了。
如果他做事没有寻求重点,每天依旧写着如天书一般的字迹,也不会有现在的成就了。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一年都是365天,但是不同的人产出却天壤之别。
高效能人士和瞎忙一族虽然都把行程安排很满,但瞎忙族每天只是被外力推动去工作奋斗,毫无章法。而高效能人士,每日有计划有目标,知道在什么阶段完成什么问题,做事懂得要事优先。
学着做一个高效能人士,因为忙碌是充实,而不是庸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