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中途下雨,整个假期有记录的假期出游共两回。
雨前——给儿子办身份证+图书馆阅览
秉持着节假日不出游的宗旨,2024年五一假期前半段我们选择待西安。 由于妻子的放假时间要提前于法定时间几天,刚好岔开的最后一天,我们决定给儿子提前放假(放假前一天请假)去老家办身份证。 给儿子办身份证这事,去年我们已经去派出所实地“踏查”了一次,被告知:只要小朋友能坐好拍照就OK。现在,时机已经成熟。
起床-洗漱-早饭-开车,到达斜口派出所已是上午11点。
户籍室里两名户籍民警,一男一女(原职业原因,不由自主的的瞅了一眼警服上的肩章,两人均是辅警)。排队的仅有的一名群众,没多久就办完离开了。轮到我们时,儿子坐上高脚凳,妻子蹲在正前方拍照相机一侧不时的指挥着“看妈妈这里”,确保儿子坐端坐正目视前方。咔、咔、咔,随着几声快门响过,拍照完成。“请将右手拇指......请再将左手拇指......录入完毕”。填完表格确认好收件信息,这件事就圆满完成。另外,根据规定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免费。
弄完刚好到午饭时间,去老家街道吃了妻子并不满意的刀削面。意犹未尽的我和儿子,临走又买了个肉夹馍。
转场——省图(高新馆)。路上时,儿子已睡了一觉,下午两个小时基本上算是有效的阅读时间。选了五六本堆在儿子面前,看的时间最长也是最投入的是一本漫画书(父与子)。最开始是妻子在陪读,中途又换了我,说是与身份相符。最后,还是管理员整理临桌书籍时友情提示:马上要闭馆了,要借书的赶紧。
借了四本书,妻子两本侦探悬疑小说,儿子两本漫画书。
能看出来,郭老师高中时没少钻到桌子底下看小说,“老当益壮”。当天晚上就通宵达旦解决了一本。
雨后——潼关一日游
收假前第二天,妻子已经上班了,天气不错,雨停了,太阳还没出来,凉凉爽爽。想想免费的高速是得体验下,随后我跟儿子一拍即合,东出潼关。
一个半小时,十二点到达潼关县城。撞上饭点,随便选了家小馆子,点了米线、凉皮、醪糟鸡蛋、肉夹馍,单价未超6元,还不错,儿子喝了点醪糟鸡蛋就一门心思得咥肉夹馍了。
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黄河古渡口,这个是免费景区,只收10元停车费。跟所有景区一样,车没开到就已经堵在半路上,还好一路停车场有几个,就近拐了进去。意外惊喜,停车场里停放了一艘海警船。
“黄河远上白云间、千里孤城万仞山”“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置身母亲河,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搜罗着古诗里的黄河,发现好像跟我面前的这个河都不怎么对得上。
“爸爸,你捡石头往河里扔”,显然一旁的儿子不曾意识到眼前这条黄色的河流对中国人有着怎样的精神图腾,只是扔石头的河更大了。
穿过仿古小镇,没走多远就到了古渡口。一旁石碑上刻有谭嗣同过河的诗一首,栏杆上悬挂的展板讲述着当年军民抗击日军的英勇事迹。
沿着江边铺设的廊桥走着,河里载人的快艇一艘一艘的疾驶而去,不一会儿画个圈又疾驰而来。曾经的木船古渡早已无迹可寻,在此营生的船家也早已作古。天堑变通途,一座座跨江大桥如触角伸向远方。现在不需几分钟就可跨到河对岸,来不及瞥一眼黄色的河水,就已飞驰远去。滔滔河水裹挟着黄土高原的黄沙一路走来,寒来暑往、日月星辰,这一走就是整个华夏千年。
折返路上,遇到一处好玩地,摆放着古代各式兵器。好巧不巧,这两天看西游记的儿子对沙和尚的兵器很感兴趣,刚好就遇到了。不错,拿在手里挺趁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