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弟弟:
见字如面。
对于你我的现状来说,这样用文字交流可能更方便也更容易理清一些思绪吧。
在我的记忆里,你一直是那个胖乎乎追着我和姐姐的“蓝精灵”;是那个在我后背的背篓里睡觉或一起“串门”的小家伙;是那个我最不舍得欺负的小可爱;是那个捡烟头、玩酒的淘气包;是那个和我一起洗脚,童言稚语说自己选择“女朋友”标准的小大人;是那个和我一起坐在屋檐下,畅想着未来要挣很多钱,买大房子,买飞机,让爸妈享福的乖孩子;是那个不喜欢上学,要么看铁匠打铁,要么小河边闲逛的调皮蛋;是那个从家里悄悄拿包子“贿赂”同学的小豆包;那个被友情欺骗的重情重义的少年……
到后来,我上高中,上大学,远嫁,分别多年,再见你时,你已是大学生,是那个宠爱地抱着小米的舅舅;是和我们一起洗碗做家务的好小伙;是努力学习的好学生……
你毕业了,是那个能吃苦,肯付出的青年;是为情所伤为爱所困的小伙子;是为爱认真,对人真诚的好朋友……
然后你找到了你觉得可以共度余生的她,你只在乎她的人,不计较任何其他。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时代,我这个姐姐,除了给你中肯的建议,然后就剩下满满的祝福。
婚礼那天,看着你新郎的装扮,我的心有种剥离和失落。我知道,那是因为我明白从此,我们之间无形多了一丝疏离。我甚至在自己写说说时,难掩落泪。是幸福的泪水,因为你成家了;也是伤感的泪水,因为我们相隔更远了一些。但还是深深觉得幸福,因为你幸福,所以我也很幸福。
爱情里,是没有智商和理智的。这个很正常。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这是你和她的缘分。我希望也祝福你们可以恩爱地相扶到老。
婚姻这样的事情,一开始就觉得是两个人的事情,感情坚固,则无所不能,也没有什么可以阻隔。但是,你真的结婚了,你就会发现这哪里是两个人的事情,是七大姑八姨,还有双方父母家人,工作、朋友……你就更复杂,还要面对她之前的女儿,离异过的经历。人,一旦经历过一次婚姻,再婚是很小心也很敏感的,理性多余感性很多,她还比你年长一些,经历得多,很多事情就不会去让步。包容这样的事情,做起来就相对艰难很多。而且你稍有不注意,会质疑你当初追她时的真诚,所以你除了顺承和依顺,不剩下任何。这是你的为难。
我很感谢你们能把爸爸妈妈接到身边照顾,但是也为爸爸妈妈给你们带去的困扰表示抱歉。我希望这样的困扰持续时间不会太长,我平时会多开导二老,让他们替你,替你们考虑。可是,老三,理解和包容是相互的。我知道爸爸妈妈的性格,所以我很懂你的为难,但是你也是他们的儿子,也应该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想一些问题。
家人之间的相处,特别是和老人相处,是需要耐心和策略的。不是单纯因为他们是父母就应该多理解你,可以“脱口而出”。
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家只是谁爱的多谁就多体谅。爸爸和妈妈要求其实不高,他们现在的状况也是因为那些“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事情。我能理解有些事和话你们真的是没有那么多意思,但是敏感的妈妈可不那么想。你知道妈妈生性敏感多心,所以语言措辞一定要多注意。我知道这很累,但是你想过吗?家和万事兴,一家人开心了,做什么都开心。
家里人之间,没有谁对谁错,做晚辈的,实在话就是无条件去让长辈开心一点,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哄着他们来吧。妈妈,你还不懂么?说好听的,赞美的,她肯定开心。再加上她这么多年确实吃过太多苦了,爸爸还不善言辞。在她身边,就只有你了,你不知道每次她讲到你对他好,那开心的声音是我羡慕不来的。我很开心。真的,虽然从小大家都说只有我觉得爸爸妈妈重男轻女,所以经常耍脾气,小气。那都是我在乎爸爸妈妈对我的关爱。其实长大后,自己明白,这是在老一辈人心中的传承——男孩子才是姓氏和血脉的传承。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不是父母的问题。所以我包容和理解,甚至到后来只要他们开心,什么我都可以接受。
我知道,妈妈和你的她,矛盾根源:彼此都先入为主“婆媳是天敌”,其实都是彼此想多了,那是老封建,这个我跟妈妈每次聊天都要侧面开导。妈妈是觉得反差太大,本以为娶了一个孝顺、懂事、乖巧、知礼数、会过日子的,结果是一个有不顺就嗓门、不多体谅、不会“拍马屁”、花钱大手大脚的。我知道,林应该没有这么夸张,只不过是从小家里宠着,说话大嗓门,长幼尊卑没有,有的就是所谓的“理”,自己有理就可以任性。花钱也是从小没有过过没有钱的日子,大手大脚很正常。不像我们,过过辛苦的日子,知道过日子勤俭持家,合理理财。消费相对理性。我也知道,林觉得妈妈有些话是她的禁忌,觉得妈妈伤她太深,所以心中有抱怨甚至有恨意,我可以理解,但是希望她早点释怀。父母这一代人,他们在意的和我们在乎的有很多时候是不在一个层面上。你看我也是当儿媳妇的人,孩子们奶奶和妈妈同一年。我这十年和她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曾经也跟你说过不少,都是我在包容和体谅。曾经也有过怨恨,但是最终选择了释怀。人的心里住进了仇怨就是无止境的,这样很不开心,也很累。我爱你姐夫,所以我选择了容纳。家,是温馨的,但是温馨的前提是要用心用爱。多少人,现在把应该对家人的体谅和好,用在了外人的身上。我从不觉得逗老人们,拍他们马屁是什么矫情的事情。咱们的父母也有这样的幽默细胞。有些事情,你可以讲故事说笑话的形式传递给他们啊。每天也抽出一些时间,陪他们说说话。
爸爸妈妈信心无比地跟着你们,到现在无数次提出想要回老家,真的就是他们无理取闹么?问题的产生,双方都有责任。你宠着她,我们不反对,我们觉得那是你的担当,但是宠着她却要伤害到一直宠着你的人,就有点情理不合了。你们所受文化教育程度多,懂得道理多,你们是晚辈是儿子儿媳,所以注定了要去承受这一切。就像我和你亮哥一样。
人一生,有什么样的父母,我们无权选择。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做什么样的儿女和做什么样的父母。
过日子,量体裁衣,你们现在的经济基础并不是那么好,所以要合理理财。不要执着于价格和所谓的品牌。你们富裕了,怎么花钱都可以,问题是你们现在不富裕,所以要节俭着来。你们的负担不比我轻,甚至更难。因为我的消费和教育理念是理性多余感性,而且教育主张是顺其自然,我只是正向引导。孩子的教育,主要还是看父母的言传身教。养育孩子,更重要是身心健康,有教养,这个很重要。
老三,一直以来,我和你姐夫都管你叫“三哥”,你姐姐我总觉得你脸上总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沧桑。我想你现在的沧桑更明显吧。我心疼,真的。心疼你夹在自己爱人和爸爸妈妈之间那种无力感;心疼你原本想象的美好,被现实打击得粉碎;心疼心里苦到无处可说也说不出来的无助……我多愿意我说的一切都不是你的真实写照。
我知道,你在这些年的工作生活中,也懂得了很多,比我多,但是有些事情,你不得不去承认就是婚姻真的是一门哲学,一门你现在完全找不到状态的学问。忙乱无措,有时候甚至是心烦意乱。当有争吵时,甚至想过逃离或者躲避。但是现实不允许,我们只有好好面对。
写到这里,不知道你是否有不悦,有些话,我承认我说得重,也有明显偏袒爸爸妈妈的意思。但是,你要知道,做儿女就得有这样的思想基础。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自己说,甚至自己“欺负”是一码事,但是让自己以外的人给气受,完全是两种感觉。东北话说类似于“护犊子”吧。就像小米奶奶,虽然老人家有时候能给我气疯,但是她的姊妹、侄儿侄女贬损她,我都无原则偏袒着护着,甚至有时候跟她们明说:您们私底下爱怎么说我不管,但是别当着我的面欺负我妈。
夫妻之间,多年前,我曾经给你姐夫提过一次孩子们奶奶的无理,你姐夫说,这个没法选择,当初在肚子里不能先出来看看,觉得这个妈不错,我就继续呆这,不行我就开溜。想想也是啊,所以我选择了包容,即便老人家不讲理了,或者有误会了,也是当面说开,以至于她那些姊妹侄女想挑拨离间都无从下手,因为我们不藏着掖着。就是一家人。所以,你也要多和你媳妇沟通,其实老人能陪咱们多少年啊,陪伴自己最长的是爱人。父母终归是要老去的。老有所依,依靠的单纯是物质吗?老人也希望有精神上的陪伴。
思绪有点乱了,或许想说的太多又突然觉得很少吧。
还有,你和林放心,爸爸妈妈他们不会只让你们供养,姐姐那边我不敢保证,但是我自己可以做主,他们二老我会承担供养责任的。条件好转后,我独自侍奉他们都没有问题。所以不要有心里负担,觉得他们就是你们的责任。
日子总会好起来,你们和爸爸妈妈的磨合期也会慢慢熬出来。一家人,不要去仇恨,妈妈那里他们都没有什么。只是有些失望而已,但是你知道妈妈心软的,爸爸听妈妈的。所以好好地把日子过起来,开开心心的。有什么事情随时沟通,不要自己闷在心里。记住,我永远是那个最爱你的二姐。
二姐
201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