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可爱的小表妹Catherine上了杂志封面,我和姐姐纷纷在三人群里向舅妈道贺。你一言我一语的热闹气氛里,姐姐突然心血来潮,说要给我们看一张帅哥的照片。
也是一张封面照,封面人物是姐夫。“这是姐夫吗?也上封面了?”我的诧异之情溢于言表。姐姐说:“这本杂志被我保存起来了,不然你姐夫几次搬家不停的扔书扔杂志,这是十一年前的照片。”舅妈说:“大哥好帅啊,嫂子好有眼光!”岂知姐姐说:“哪里,他以前一点也不帅,是我把他养帅了,现在成率爷了……不信找张照片给你看看。”面对姐姐的倨傲,我故意逗她:“为了证明你没说谎,也为了证明姐夫原来并不帅,赶紧拿出证据来……”
就这样,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穿越过了漫长的时空隧道,向我们展示着他们三十几年来的相濡以沫……
“这是30多年前我们谈恋爱的时候照的,当时他很瘦,一点儿也不觉得帅吧?”照片中的姐夫席地而坐,头戴一顶礼帽,白上衣黑裤黑鞋,尤为突出的是他痩削的脸庞和单薄的身形,这形象,实在与封面照中温文尔雅满面红光的他大相径庭。“ 跟现在差别太大……”我脱口而出。
接下来,姐姐发了一张她十几二十岁时与朋友的合影。“再看看你姐,当初是多么时尚啊!”我猜想,姐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掩嘴窃喜,但她一点都不夸张,八十年代初,在人们对于服装的需求大都停留在遮体避寒的时候,她已经懂得用红衣长裙衬得自己肤若凝脂,身材高挑了,这不是时尚是什么?而且这样的时尚在当时没有参照,它完全来自一个少女的奇思妙想和那双巧手,这就更让人钦佩了。“完全的时尚达人啊,看来是姐夫有眼光。”当下,我便深深地被折服……
一张张记录着他们幸福婚姻生活的照片在姐姐深情的描述下变得异常鲜活。我和舅妈静静地聆听着,默默地欣赏着,也深深地被感动着。
照片中的姐夫确实像姐姐说的越来越帅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照片也渐渐地由模糊变得清晰,包括他们经常用的背景——家,也是越来越壮观,唯一不变的是,照片中的俩人笃定的目光,满脸的幸福!
姐姐常常指着照片中的哪一套漂亮服装对我们说,这是姐夫当时去哪开会,去哪旅游的时候给她买的,她说所有贵的衣服都是姐夫买的,因为他舍得,几乎每次出远门,姐夫都会给她带礼物,要么是首饰,要么是服装。
每次与他们夫妇聊天,他俩都是满含爱意地互相调侃。姐姐是个浪漫爱美的女生,每回两人出门散步,面对花花草草姐姐常驻足流连,姐夫没那么多欣喜,却总能不厌其烦地等着他犹如小女生般的爱人一路欣赏拍照直到她尽兴。
每每姐夫回国,他们也天天都要视频聊天,总要让对方知道现在自己在哪在干什么。记得这次回国的前一晚姐夫还交代我有时间一定要去陪姐姐。
曾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姐姐现如今是十足的美食达人。我想为爱的人下厨房,应该是对爱的最好致敬吧!
(二)
之所以在今天想写写他们,是因为偶然看到一帖,一个男人在吐槽他的太太,说她一直在一个毫无前景的单位里上班,没什么进取心。回到家也是很懒散的,对家事都不怎么上心,碗都不洗。对他也是疏于关心,平时就是喜欢打牌、打牌、打牌。
他曾经跟老婆说过多次,希望她能转变思维,要以积极上进的态度来生活。但太太很不以为然:“我17岁就和你在一起了,都老夫老妻还有这么多要求,吹毛求疵!我就是乐意这样,你还想要我怎么样?”
发帖者说,他一直都很欣赏有上进心的人。之前恋上太太,是喜欢她身上那股积极乐观的劲头。当年的她,是个很有志向的学霸。现在她竟然变成这样,很苟且的样子,一点也不可爱了,跟她说理也说不通,两个人不在一个频道上,他对她的感觉越来越淡。他不想离婚,也不会出轨,但是这样的相处,比离婚更让人迷茫,比出轨更让人纠结。
很多时候,婚姻里的我们,都是当局者迷,活得像那个帖子里的太太:相爱长了,觉得一切都天经地义,以“老夫老妻”四个字放松了自己,忽略了伴侣,丧失了管理情感的能力,让它放任自流。有句话,说得很在理:“维系一段感情的,不是坦白,而是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并有所保留。”
经常有人嚷嚷“七年之痒”。新浪网上有人这样诠释“七年之痒”——应该将“七年之痒”改为“七年之养”。有“痒”了,感情就需要细致去“养”, 保持积极的、必要的灵敏度,耐心养护,主动防范,永远优于修补残局。而积极的心态,绝对是婚姻里的利好因素。
我们不是三毛与荷西,有着携手去总督府里偷植物的浪漫,说些“心碎了再用胶水粘起来”的绵甜情话。但是凡夫俗妇的我们,只要走心一点,也可以给琐碎添点风情,给情爱添点乐趣。学会不断相互取悦对方,方为婚姻“长治久安”之王道,这样才是“老夫老妻”的真正境界。
很羡慕上辈人的爱情,没什么花前月下,海誓山盟,见了面就是一辈子,牵了手就是一生一世。貌似很平淡,其实是秋水长天。
爱从眼角出发,奔向鬓角,这貌似很短的距离,却需要一生的跋涉才能抵达。所有的情,都是从耳鬓厮磨中走出来,最终变成心疼和牵挂。
(三)
姐姐说她和姐夫没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他们平平淡淡地携手走过了三十几年的时光。特别是到澳洲以后,日子更是平静地波澜不惊,但,有情趣的他们却把平淡日子过成了花儿。
很多卓越的人拥有着不平凡的一生,但有趣的生活依然源于日常琐事。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一书,更能让人体味到这一点。
记得读这本书之前,我猜测,里面记录的大抵应该是波澜壮阔的一生,就好似普通人心心念念的“诗和远方”。
然而,让我笑中带泪,泪水涌出之后又很快笑出声的,真的只是一些温馨的“鸡毛蒜皮”。这些日常里面包含着说不尽的世间乐趣,让人回味不断,绵长悠久。
杨绛先生记录一家三口爱去动物园,把各种动物的习性和秉性写得惟妙惟肖。
写到大象,她写到:更聪明的是聪明不外露的大象……母象会用鼻子把拴住前脚的铁圈脱下,然后把长鼻子靠在围栏上,满脸得意地笑。饲养员发现它脱下铁圈,就再给套上。它并不反抗,但一会儿又脱下了,好像故意在逗那饲养员呢。
一家人一起去吃馆子,钱先生近视眼,但“耳聪”,阿瑗耳聪目明,他们总能发现其他桌的客人正在上演着怎样的故事。
所以,他们一家吃馆子是连着看戏的。吃完之后,有的戏已下场,有的戏正酣,有的戏刚开场。就连他们一起去熟悉的公园散步,也是充满乐趣的“探险”。
即使是在造化弄人的特殊时刻,杨绛先生的笔下依然充满着日常的生动有趣。
每一个情节都是那么饱满,有光芒。掩卷之际,我也明白了,之所以钱先生能留下《围城》等文学巨著,正是因为和杨绛先生一起,参透了这日常生活里的寻常乐趣。
这种来自日常的有趣,才是真正而持久的有趣,深入骨髓。
姐姐把老照片重新翻拍,编辑成了一个音乐相册。她说,她要把这些记录着两个人风雨同舟的记忆永远珍藏着。相册里配的背景音乐是“月亮代表我的心”这首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