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成语-虚怀若谷

2023年7月7日  星期五  晴  26℃-33℃



虚怀若谷

宏山手写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五章

【成语】:虚怀若谷

老子称赞得道之人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懂得运用普遍规律来处理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因得道之人具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有很强的静定功夫,他们的精神境界,要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

《易经》中有说:“安静不动,排除杂念,通过感受就能通晓整个天下。”现在我们所说的动也是这样,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像是水满了一样,浑浊而不能再清澈,安稳而没有新的变化,所以像满了一样,事物是没有不会变旧的,只有不满盈、不极端,旧的才能不等到新的来接替就自然去除。

世俗之人“嗜欲深者天机浅”,他们极其浅薄,让人一眼就能够看穿;得道人士则静密幽沉、难以测识。老子也说这些人只能“强为之容”。他们心理素质极好,人格修养极高,智慧出众,思虑缜密,淡泊名利,朴质无华,他们可动可静,可清可浊,不断改变,从而与时俱进。

老子指出得道之人不会满足,只有不满足,才能不断前进,不断更新,这里老子所说的满足,并非是欲望上的满足、对声色犬马的追逐,而是在对道的探索,在对自身品行的磨砺上,正如儒家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其实在这里啊,老子意欲我们每日要自省吾身,不断学习,做到不好名、不逐利、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善良、做事谦虚谨慎,从而修身养性,做一个有为之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客,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
    北池鱼阅读 1,766评论 62 24
  • 第十五章 得道行道之人的足迹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
    爱相续阅读 852评论 0 0
  •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
    建业书生阅读 678评论 0 0
  •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刘月Luna阅读 1,414评论 0 0
  • 老子道德经解上篇 憨山大师著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妙行如涣阅读 35,464评论 6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