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昔时,齐国有管仲,字夷吾;鲍叔,字宣子,自幼时以贫贱相交。起初,鲍叔牙找管仲一起合伙做生意,管仲家境不如鲍叔牙富有,出的本钱比较少,可是在赚钱时,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都说管仲贪婪,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自愿让他多拿点的。”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并不真是怕死。"鲍叔牙替管仲辩护,极力掩盖管仲的缺点,完全是为了爱惜管仲这个人才。管仲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叹口气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管仲和鲍叔牙就这样结成了生死之交。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从政了。齐襄公十分残暴昏庸,朝政混乱,公子们为了避祸,纷纷逃到别的国家等待机会。管仲辅佐在鲁国居住的公子纠,而鲍叔牙则在莒国侍奉另一个齐国公子小白。不久之后,公孙无知杀死了齐襄公,夺了君位。不到一个月,公孙无知又被大臣们杀死了。齐国有些大臣暗地派使者去莒国迎接公子小白回齐国即位。管仲想杀掉小白,让公子纠能顺利继承国君,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君。
小白当上国君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舍命之交──角哀与伯桃
来自于“羊左”的典故。
西汉时,楚元王刘交(汉代分封的诸侯国)崇懦重道,招贤纳士。天下之人闻其风而归者,不可胜计。西羌积石山,有一贤士左伯桃,勉力攻书,养成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年近四旬,因诸侯互相吞并,行仁政者少,恃强霸者多,未尝出仕。后闻得楚元王慕仁好义,遍求贤土,辞别乡中邻友,径奔楚国而来。左伯桃冒雨荡风,行了一日,看天色昏黄,走向一村间,欲觅一住宿处。然后结识羊角哀,角哀留伯桃在家,尽其所有相持,结为兄弟。伯桃年长角哀五岁,角哀拜伯桃为兄。角哀经伯桃劝说后一起去楚国求官,结伴去楚国求见楚元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角哀,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
羊角哀晋见楚元王后,提出首陈十策,旨切当世之急务。元王大喜!设御宴以持之,拜为中大夫。后告假去安葬左伯桃,夜间梦见伯桃,说自己坟地与荆轲墓相连近,被荆轲魂魄欺负。角哀采用束草为人,焚于墓前,晚上还是梦到伯桃说荆轲还有高人相助,于是为了帮助左伯桃不受荆轲欺负,羊角哀自杀,和左伯桃一起大战荆轲,据说把荆轲打的烟消云散;后世于是将友谊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出自:元·郑德辉《绉梅香》:“晋公在枪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救他一命,身中六枪,因此上与俺父亲结为生死之交。”
三国时期,刘焉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zhuō)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即结识张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
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园中刘备、关羽、张飞,结为异性兄弟,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这就是著名的“桃园结义”。刘备、张飞和关羽三人在桃园结为生死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