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行程走完,翻捡照片
才发现,即使那些谈不上多好的旅途,
也能遇上一些陌生的风景。
拍得不多,
挑出几张来,
想从画面里隐隐约约拼凑出,
大半个路上的行程和自己。
01
酒店阳台的风景。还未走进房间,听到的是隔壁孩子们的欢呼,‘是海耶!’
果然是海,阳台上望出去,一片海,涛声细碎,安静地站在我不远的视线里。
深夜,海上起风了,是台风来临的前奏。
第一次与海贴得这么近,细思极恐的夜,我有些陌生,但不惊恐。
海浪翻卷着,有些心神不宁。
一夜,枕着海涛,无眠。
02
蜈支洲岛。典型的海南风情。
阳光、蓝天、碧水、沙滩、热浪、还有汹涌的人潮。
阳光似被滤过,透明得让人惊叹。
目之所及,只剩下一种色彩——蓝。
“天空和湖泊,不分彼此,彼此不分”是到此刻才确凿自己真正感同身受。
风景太好,好到,好到让人忽然想遗世独立。
当然,这只是瞬间的想法。
事实上,我更忘不掉的是一路坐船的晕眩,海边燎烈的三百六十度广角的阳光,略微发蔫的椰树,无处可去的焦虑和回岸漫长的等待。
03
到海南的第一夜。黄昏。
顾不上去海鲜市场对付晚饭,先去了酒店外面的海边。这是要去赶海吗?
海滩上有很多寄居蟹,这原是它们的自然,如今被我们忽然闯入。
它们的生存世界没有想象中可怕,力量也不似它们的个体般羸弱,极度敏感的肉体在纷纭世事里生出一层保护的壳。
它们还有自己的生存智慧:潮水不来,它静立沙滩,不动声色;潮水来了,它瞬间潜入海滩深处,无声无息。
我突然有些了然,天生万物,强大与弱小,能生存下去的,都是一桩壮举。
海在很远的地方延伸,于我,可望而不可及。
04
当晚自选的海鲜餐,我们干掉N多美味。
第一次认识和品尝很多海鲜,大个头的澳洲龙虾、刺儿头海胆、十分形似的象拔蚌……吃到牡蛎的时候,我总想起《我的叔叔于勒》中说的那句‘吃牡蛎会把男孩惯坏的’一句,此刻觉得,那书里描绘的是怎样一种无法言说的心酸。
海鲜排档,有很多加工摊。吃客也多,拥挤噪杂,等一个小时很正常。
都是一个加工点几张桌子,硕大的风扇呜呜作响,哪儿都是海水的咸腥味,驱之不散。
我看那个女人收拾海胆,有些出神。海边的女人,吹惯了海风的,一贯的黝黑、枯瘦,她们的身体是常年长在海边的一棵棕榈或椰树。
海胆浑身是刺,收拾它的时候,却要温柔以待。在它的开口处,轻轻敲打,待它渐渐放松张来,抓住它的壳,在水里来回晃动,清洗出它的内脏,海胆就只剩一个干净的壳,里面刚好蒸一碗鸡蛋羹。
吃完了海鲜,一路走回去,一边是海,一边是沿途的海边酒店。
夜有些深了,孩子们追逐的声音升到夜空里,不知道会不会变成星星落下来。
05
岛上回来的途中,经过亚龙湾。
免费的海滨浴场,只是被白天的烈日所伤,提不起劲,匆匆一瞥。
傍晚的黄金海岸,通向天堂的海。湛蓝、纯净,无论哪个角度看,都是令镜头感动的海。
因为接近七点,海边没有多少人。很遗憾,白天没来这儿。好风景,其实不一定都昂贵,只是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
黄昏渐渐淹没了大海,我拍下一帧剪影,时间被夜色盖住,就像往事也被时间盖过。
远处,晚霞还在,光与影勾勒出一份静谧的自然。天边的云团时而静止,又分开,我有一份独立享用这美景的心虚。
06
去南山,吃素斋,看南海观音。
大概,旅伴中都没有信佛的,我们都只站在远远的地方,凝望。
南海观音,108米的高度,那是尘世与信仰的距离,也是人世残缺与心之信念的距离。孩子们是茫然的,他们还太年轻,没有经历过此生残山剩水,他们不懂信仰,也不懂得宗教于人的真正价值。
有些人爬上观音的莲花台,是相信‘仰之弥高,信之弥坚’吗?而我,只觉得庄严,心生敬畏。在我看来,如果自身没有宗教的有关气息,突如其来的一恸一拜,都无法真正进入信仰的领地。
关于信仰,我更相信,头顶三尺有神灵。或者,应该多读读《圣经》。
讲一段小插曲,那天也是阳光爆裂,走到南海观音塑像附近,却突如其来一场雨。有人说,是观音显灵,天降甘露。
躲雨的时光,有一父亲抱着孩子跑进我们站着的廊下,他的衣服脱下盖住孩子的头,那么大的雨,孩子却丝毫没有淋着。那一刻,我有些顿悟,所谓的神灵,大概既可能是观音,也可能幻化为瑞兽,但很多时候它化身为身边默默守护你的人。
相同的是,他,或者他们都面目温和慈宁。
南山寺,进门的牌坊刻着的是‘不二’,出来则是‘一宝’,有些不解,又有些醒悟。
07
凤凰岭。海誓山盟的石碑。
有一些人站在碑前留影,我只觉疑惑,时光可以在这一刻定格和永恒,爱情呢?
走一段寂静的路,路遇一株‘’青梅‘和‘竹子’。想着,如果爱情也像眼前的这株‘青梅竹马’该多好,同生共死,生死相依,大概也是植物世界的‘’海誓山盟‘’了。
路边还有一棵‘见血封喉’,想起武林中的恩怨情仇。跟前面的一些事物放一起,好像刚好编一辑荡气回肠的江湖传说。
反正时间空着,刚好可以拿来想象。
导游说,三亚很少下雨。可是,这两天,一直下雨,下雨。
在凤凰岭,一些人被雨追赶着奔跑。一场暴雨,我们用很大力气对付,最后还是被淋成落汤鸡。
有一条长椅出现的时候。只想到你。
或者,只盼望有一个人坐下来。
并肩看看高处俯瞰的大地,和周围终将被绿色冲淡的人间。
08
一路坐车。
窗外是一成不变的风景,阳光与椰林。
在海南,家家户户门前都是椰子树,海边公园也是,走过的时候,我担心,会不会有椰子突然落下来。
有时候会抬头看天,看云卷云舒,有喜欢的,就拍下来。
下一瞬,云散了,我们继续走自己的路。
09
天涯,海角。
其实是两块海边的礁石,却架构起来三亚前我关于海南的全部想象。
海风轻柔,海浪很大,日影飞去,天色渐暗,有些悄然划过的落寞。
海涛声太美,你感觉无穷强大,不孤单。
连音乐都不需要。就能飞。
天涯海角,是多远的距离?
天与海的距离,
水与石的距离,
旅途与家的距离,
还是你与我的距离?
大概,当海风吹过发梢,
我能记起的,也就是自己曾这样安静走过,
走过你,
也走过海角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