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圣诞节假期,国内是正常上班上学,小朋友回去没有玩伴,大朋友们也难碰面,因此圣诞假期我们就都用来旅游。第一年初来时去了苏格兰,第二年去了威尔士,一晃到了第三个年头,英国这块小岛上著名景点也都去得七七八八了,我和总理一直有想去看北极光的愿望,小朋友们总是好奇到底有没有圣诞老人,那么就锁定今年这个能满足所有人要求的目的地——芬兰。
把大家可能关心的“攻略”写在前面。虽然我们经常假期出游,实际上真的没有什么旅游计划和攻略,我们的旅行计划大多就是定好机票,酒店和目的地的租车,实地游玩就是开到哪算哪,但就算这样随性,每次也觉得玩得很尽兴。不过北极圈毕竟是极寒的地方,有些功课还是必须要做,尤其是带着一个八岁和一个四岁的小朋友,万一冻伤了可就麻烦了。
穿着准备是我们除了机票酒店外,在出发前最关注的事。总理在YouTube上找了很多关于在极寒地区怎么穿衣的视频,总结下来就是要分层穿衣。分层的原理很简单:贴身的一层要好的吸汗基础层,然后是中间保暖隔离层,而最外层要能防风防雨和防潮。羊毛衣物要比棉质的更适合,棉质的一旦被汗浸湿,贴身穿着就会变得很冷,而羊毛兼具保暖和透气特性,不容易汗湿。我们到达当地适应后,穿的衣服是这样的:上身一套棉质内衣(虽然视频都介绍贴身穿羊毛内衣,但是皮肤还是不太适应,不做运动不出汗的话穿棉质还是可以的),羊毛内衣,羊毛衣,冲锋衣内胆,滑雪衣外套,腿上依次是棉秋裤,羊毛秋裤和滑雪裤,两双袜子,不要穿棉质的,脚出汗变冷后很难受。靴子一定要防水,UGG雪地靴是不行的,打湿后会很惨。手套建议戴两双,我和总理只戴了一双厚的滑雪手套。四指并在一起的手套比五指分开的手套更暖和。小朋友穿的层数和我们差不多,而且她们一直都在玩雪,比大人还暖和。围巾,帽子一定不能少。在零下二十度的环境里,最冷的地方就是露在外面的脸了,所以脸上能多包裹一点就多包点。总理出发前买了两个头套,黑色抓绒的,只露出两个眼睛的那种,被我嘲笑是“打劫头套”,事实上,到了芬兰才发现“打劫头套”就是神器,套上后整个脸都得救了。
机票车票和酒店是十月份定的。总理看到从伦敦盖特威克Gatwick机场有到芬兰伊瓦洛Ivlao机场的特价航班,就下手定了机票,然后定了从纽卡到伦敦国王十字站的火车往返票,国王十字地铁站到Gatwick机场之间的地铁/火车往返票。但当我们订酒店时,Booking上显示是90%以上都已经被预定了。因为我们去的是芬兰北部,城市都很小,圣诞节旅游旺季期间很多旅行团,当时很担心订不到住宿,看到有空房就赶紧定了。好在我们定的酒店可以免费取消,大半个月后,Booking上又出现了很多房源,于是换到一家更合意的酒店。所以,定酒店时,若不是十分满意,不要定不能免费取消的,如果后来发现更喜欢的,就改不了了。
租车出行是我们每次旅行必不可少的项目。总理没有在雪地开车的经历,对于租车自驾一开始是有些担心的。但如果不自驾,带着两个小朋友和行李,一路公共交通或者打车是很不方便的,参考了有驾驶经验的朋友的意见和网上其他旅游贴的内容,最终决定租车。后来了解到,每年从12月1日,芬兰强制使用冬季轮胎,冬季轮胎配有嵌钉,车辆制动和加速就不太容易打滑。芬兰冬季轮胎一直使用到2月底,在我们去的芬兰北部拉普兰地区,冬季轮胎一直使用到5月。还有一点,租车时要确保驾驶证是可以在芬兰使用的。欧盟驾照是可以的,港澳台要提供驾照的芬兰语翻译件,而中国大陆驾照不可以驾驶。总理使用的是英国驾照,在网上选好车型预定,在伊瓦洛Ivlao机场租车点提还车,十分方便。(补充,芬兰二零一八年二月起承认中国驾照。)
旅行行程总共九天八晚,前后在伦敦各呆了一天,在芬兰是七天。接下来就是看图说话了。
第一天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
这具蓝鲸的骨骼是去年才悬挂到大厅的,原本大厅有一具摆放了很多年的恐龙骨骼,当听说要更换的时候,很多市民都不同意,后来博物馆解释原来的恐龙骨骼其实石膏做的,大家才接受。
第二天 伦敦 伊瓦洛 罗瓦涅米
这一天基本上就是在赶路中度过,早上十点从伦敦起飞,飞行三小时四十分到伊瓦洛时是当地时间下午三点四十,太阳早下山了,感觉一下就从白天到了黑夜。伊瓦洛机场很小,没有接驳的走廊,要下飞机走五十米进到机场,下飞机前显示屏上气温是零下二十五度。机舱里提前增加了些衣服,刚刚出机舱门也只是一点冷,但大概十秒钟后,感觉寒气迅速渗透进来,身上厚厚的衣服一点作用都没有。来不及拍照,赶快冲到了暖和的机场室内。我们去年申请的一年有效的法签还没过期,申根区都是可以去的,没想到这个小地方的海关检查还挺仔细,还专门看了我们的行程和详细酒店住址。
罗瓦涅米有机场,但去伊瓦洛的机票更便宜。我们沿E75公路开,大概三个半小时到了租的公寓。
第三天 圣诞老人村
那天正好是12月25日圣诞节,真是圣诞老人最忙的时候啊,晚上刚刚派送完礼物,白天又要忙着接见世界各地的游客。我们预约拿号,也要两三个小时后才能去排队。先去圣诞老人村的餐厅去吃了顿午餐,品尝了这里的特色菜肴驯鹿肉和三文鱼汤。
科普时间,北极圈是纬度指数为北纬66.5°的一个假想圈,是北寒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北极圈也是极昼和极夜现象开始出现的界限。
还是因为圣诞节,商场超市都没有开门,只好继续下馆子。在罗瓦涅米市中心有家叫大中华的中餐馆,听说是武汉人开的,我们就直奔而去了。果然有热干面,但是点了以后发现味道不对,老板解释因为没有芝麻酱,就用花生酱代替了,结账时还给了我们打了个九折。
第四天 圣诞老人村 皮尔凯科学中心 北极科学博物馆
自驾游的好处就是想去哪就去哪,我们又去了圣诞老人村,因为这里同时可以看到驯鹿和哈士奇,小朋友在哪里都无所谓,只要有雪,就玩得很开心了。天亮的时间只有10点到1点,只有趁着白天到室外玩玩拍拍,太阳下山后就去室内逛博物馆了。
第五天 还是圣诞老人村
原打算找个驯鹿牧场,和驯鹿近距离接触。到了地方才知道,太热门了,只接待团客,到新年都预定完了。不过其实野生的驯鹿也很是常见的。今天要离开罗瓦涅米了,走之前去圣诞老人村寄出我们的新年祝福。下午开车三个小时到了萨利色尔卡,是个度假村,有欧洲最北端的滑雪场,游乐设施齐全。
第六天 萨利色尔卡 考尼斯山顶 滑雪
早餐后总理的预定了全家人的滑雪课程,但是要等到下午2点才有位置,就是说天黑了才能滑雪。为了打发白天的时间,我们歪打正着找到了考尼斯山顶,原来是一处风景胜地,所以我说我们没有攻略的随性旅游其实也蛮好玩的。
哦,对了,我们是来看极光的。在罗瓦涅米因为天气不好没有看到,虽然在萨利色尔卡也一直多云阴天,但还是滑完雪后还是拖着两个娃到山顶上碰碰运气。真的是太感激上天了,没想到我们上山没多久,就看到了极光,只是强度不够,不好拍摄。
第七天 萨利色尔卡 冰屋 愤怒小鸟活动公园
第八天 伊纳里 西达芬兰萨米国家博物馆
继续北上去伊纳里,参观芬兰萨米的国家博物馆西达。萨米人是居住在芬兰北部,挪威,瑞典,以及俄罗斯科拉半岛的原住民。萨米人有自己的语言,芬兰大约有六千萨米人。出发前,我和总理期待能在伊纳里湖畔看极光,极光和湖面倒影肯定会非常美。只能说我们真是太简单了,冬天在芬兰北部,还有湖吗?湖上都开汽车了,哈哈。
第九天 伦敦
一早六点多的航班回伦敦,又去哈罗德百货逛了逛,晚上终于回纽卡舒服的家里了。
终于写完了,我太啰嗦了,看到文末的朋友们,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那就再坚持一下,看个视频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