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千疮百孔 连载完毕
接下来:
第二章 灵魂出走
11、
这个冬天有点冷,阳光下总不时吹来阵阵风,让海月不知所措。乍寒乍暖的是天气,时起时落的是海月的心。不行,再不能这样呆下去了!海月要出走。
对丽江的向往由来已久。总是说着想去要去,但又总是因为主观上的偏差久未成行。
曾经,总想着这种传说中的浪漫地方是应该和自己最亲爱的人一起去感受才行的,然而这些年,海月和自己亲爱的人儿在时间上总是不能合拍,所以,向往归向往,总还只是个纸上谈兵未曾实现的梦想。
这段日子,海月心情不好,状态极差,所有的工作都无法继续。她就像是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
不知怎的,蓦然之间就想到了丽江。于是,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只在这一念之差之间就成了唾手可得的现实……
海月操起电话就定好了直飞丽江的打折机票,岁末年初,赶在这不冷不热的旅游之季,去丽江游荡一圈,应该是个不错的时机。
功课总是要做的,综合去过朋友的介绍、也翻阅了网络和书店的一些相关介绍后,决定不跟任何团队,海月行海月素,以丽江古城为根,间或只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比如玉龙雪山、比如泸沽湖、再比如那个传说中纳西族痴男怨女的殉情之地白杉坪……总之只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至于虎跳峡、长江第一湾等等旅游攻略中点及的必去指出,任凭谁说得天花乱坠,也坚决不去。海月太累了,海月太需要休息了,她实在不想把自己搞得跟打仗似一路颠簸、冲冲赶赶的,那哪儿还叫放松、休闲,简直就是花钱给自己找罪受!
虽然不是旅游高峰期,但是丽江这个地方一年四季都是游人不断的,所以既然想在古城里多呆着,预订好一家舒适温馨的客栈,还是很必要的。一定要是客栈,而非宾馆。而且还得是那种有花有草有院子的,可以喝茶、聊天、晒太阳、上网、读书、听音乐的客栈。不求设施高档,但一定要卫生舒适。
这么决定之后,海月顿觉情绪就兴奋了起来。丽江,是个让她憧憬了好多年好多次的浪漫之地啊!只是这期待中的浪漫似乎遥遥无期,于是,她就权当是先去踩点吧。
介绍中说,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又称“大研镇”,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雪山之怀的丽江古城,以纳西族人口居多,数百年来久久沉静在金沙江的歌谣中,直到20世纪的末期,是旅行者的脚步使得它慢慢地苏醒。
小小的丽江古城,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客栈就有七百多家。因为旅游的开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商业气息。或是店面、商铺、或是客栈、咖啡屋、小吃、酒吧,应有尽有。
循着网络上推荐的客栈名称和电话,海月试着打过电话联系了一下,但是电话那头的老板或是不够自信、或是一副好女不愁嫁的姿态使得她迟迟下不了决心,最后还是在网络上一个丽江客栈“十最”之“最温馨”这个字眼的诱惑之下,给一个叫“欣纳部落”的新客栈拨通的电话,接电话的就是客栈的主人小欣,一个80后的东北女孩,一个和来自韩国的男友老李邂逅丽江之后就不愿意离开的学美术的不像东北人的东北人。电话沟通的很投机,最重要的还是小欣的自信打动了海月,小欣她就敢跟你说叫你住了她的客栈一定至少不会后悔。再加上从QQ空间里了解到她的客栈新建半年多,内部重新装饰才一个多月,这一切都成为追求感觉的海月当机立断选中欣纳部落入住的理由。
二话不说地打了订金后,就又和小欣在网上沟通起了天气、航班、接站等情况。小欣提醒海月要多带防晒霜、最好要自带一个喝水杯子。这在海月到达丽江之前,还并不能体会到的温馨贴士,让海月和小欣虽然未曾谋面,似乎小欣的热情已经穿过电话线,扑面而来,让海月找到了一点“家"的温馨感。后来才知道,丽江虽然也是小桥流水,但毕竟不比江南的周庄,那是高原,紫外线特强,气候居然比北京还要干燥许多!好,就晒她个高原红回来!海月有点兴奋。
收拾好行装、做完这些出行功课之后,海月便沉浸在对丽江这个素有“灵魂故乡”的美誉的古城的指日可待的憧憬之中……
海月很喜欢把丽江称作“灵魂的故乡”的这种诠释。
她想,这大抵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去了故乡便不愿回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吧?那是因为去了那里的人,魂都会丢在那里,要么连人一起不回去了,要么人回去了,魂却消融在了那里。所以,在离开北京之前,海月把自己的QQ签名改成了“飞到灵魂的故乡……”,似乎唯有这句话最能体现她当刻的心境。
一切都很顺利,从能买到直飞丽江的五折机票,到航班准点,到顺利地坐上小欣帮着联系好的接站专车。飞机八点半起飞,十二点十分左右稳稳停在了不大的丽江机场。
唯一让海月意外的是,到丽江的第一天,是雨天!但海月还是非常想用“扑”字来形容当时的心情。青山绿水,清新的空气,蓝天和雪山,唯有这个“扑”最能准确地表达她此刻的心情了。
司机自己向海月介绍姓和,算是当地大姓。在丽江有两大姓,“木”姓与“和”姓。传说木姓是朱明王朝皇帝朱元璋从自己的“朱”姓里拆除了一个“木”字所赐,而“和”则是木氏效仿朱元璋赐给纳西百姓的。其含义是:“木”字上加一撇,表示是戴着木家的草帽,背着木家的背筐,为木家的奴仆、劳动者。因此,在丽江的地方志上便记载成:官姓木,民姓和。而事实上,民姓和是不假,而“官姓木”的规矩是非常严格的,只有木家承袭者方可姓木,其他木氏族人三世之后就得改姓“阿”,五代之后就必须也改姓“和”了。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为的是确保其姓氏的高贵与权贵。史书上还有一句话叫“四郡齐民一姓和”,这体现的则是当时木氏政策下的一项政策——欢迎外来人到丽江落户。且来丽江的别姓人家,都要改姓“和”,只不过这个“和”字的含义和那个“和”略有不同:“木”字上面的一撇,表示木家给你一片天,旁边的“口”则意寓“木”家还给了你一碗饭,欢迎你到此居住。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了清代改土归流时。
和姓司机约摸二十出头,黝黑发亮的皮肤,不太标准的令海月陌生的那种普通话,如同注册商标似的标注着这是一个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毫不见外地接过海月的行李,一边发动车一边就向海月介绍起他的家乡。小和说过不了多久,丽江机场就要扩建好了,那时候,直飞丽江的航班就会增加很多,你们再来就会更加方便了……流淌而出的介绍之中透着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丽江机场距离古城30公里左右,如果打车价位是在80到90左右,民航班车是15元,而和司机的车队据说就在机场附近,所以可以免去10元的过路费,又因为是和客栈长期合作,所以只需花50元就可以包送到小欣的欣纳部落客栈了。
虽然是面包车,倒也收拾得干净利索。一路上,从山道蜿蜒到田园风光,在到古城风韵,虽说足足开了半个多小时,兴奋中的海月倒也没觉得漫长或者缓慢。
站在五一街尽头的那条叫文明巷的巷口,海月看见了昨天还在照片上的“欣纳部落”客栈。司机叫了一声“小欣”,网络那头的小欣便笑盈盈地站在了海月的面前。也就是在这一瞬间,海月觉得这那里是印象中的东北女孩?分明要比自己更像是江南出生的小女子嘛!
小欣的头发不长,但是相信所有见过她的人都一定会对她头上绑着的那缕极具异域风情的丝巾留下深刻印象。反正邦在她的头上就是个和谐的小娘子,而等到不日后海月也效仿的时候,简直就是个尼泊尔大妈,故而只好作罢。
小欣和一个被叫做“佳佳”的女孩把海月领进了她在网上就订好的“207房”,一间将来也许会被冠以“永结同心”的蜜月房。既没有像入住酒店似的必须先办入住手续,也没有任何的客套之意,就像是领你回家一般。
海月发誓,在她迈入房间的第一步就喜欢上了这个房间。小欣没有让她失望。
待小欣和佳佳都无声地退出之后,海月欣喜地拿出相机首先给自己下榻的小木屋拍了N张照片。正如从网上的介绍中确定选择“欣纳部落”一样,海月极喜欢这小屋的木质结构、喜欢她的圆形蜜月大床、喜欢她的通透整洁,最最重要的还是最喜欢小欣一个多月前刚刚亲笔画在床头的那两棵枝蔓相连的同心树……
海月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间蜜月房,因为她的氛围与自己眼下的心情实在是相去甚远。明明是为了躲避红尘的纷扰,逃避爱情的折磨才独自踏上旅途的,明明是为了一些不能忘却的伤害才不得不出来疗伤的,却偏偏选择了一间如此温馨、柔软、喜气洋溢的蜜月房……为什么?
海月自己也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