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5:许多宝宝对于父母或者长期与其相处的祖辈、保姆都会存有依恋,如何判断这种依恋是否太过了?如果宝宝对于某些亲密的人过分依恋,对于其心理成长会有什么负面影响呢?
A:宝宝的依恋对象并不是唯一的。宝宝对祖辈、保姆存在某种程度的依恋并不是什么问题,关键是宝宝与父母之间有没有建立起依恋关系。如果宝宝和父母建立起依恋关系,而同时也与祖辈、保姆有比较好的依恋,这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如果只是和祖辈或者保姆等其他人建立了依恋关系,而没有和父母建立起依恋关系,这会导致亲子关系生疏,心理产生距离感和隔阂感,等到父母行使监护义务时,亲子的不和谐就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了。
案例一:一位年轻的妈妈因为患抑郁症前来做心理咨询调整。她本来家庭很和睦,丈夫很爱自己、公公婆婆也很疼爱自己,孩子出生后一直是公公、婆婆照看,即使是坐月子,晚上都是婆婆照看,孩子饿了,就抱过来喂一下,自己不用为照看孩子费心,很早就上班了,同事们都很羡慕自己。但慢慢地自己发现孩子跟爷爷奶奶特别亲,跟妈妈总是像隔了一层什么似的。有时候带孩子去超市买东西,因为平时跟孩子在一起时间少,总想补偿她一些什么,想给孩子买吃的玩的,可是孩子什么也不要,而是回家向爷爷奶奶要,这让她这个当妈妈的很伤心,晚上带着宝宝回家去,可是等到睡觉的时候,孩子说想爷爷奶奶了,(孩子每天都跟爷爷奶奶睡觉)。妈妈说,那你回去妈妈也很想你啊,孩子说,那你看我的照片吧,妈妈无语了,本来孩子应该是和妈妈最亲的,可是现在呢,妈妈成了一个外来人,当妈的怎能不伤心,怎能不难过呢?由此感觉是婆婆抢走了自己的孩子,与婆婆的关系也越来越不好。
案例二:丁丁,男,16岁,叛逆、厌学,在家里父母管不着,动不动就向父母发火。他小时候父母因为工作忙,跟随乡下的爷爷奶奶长大,一直到中学才回到城市父母的身边生活。虽然很不适应,和同伴相比感觉自己很多方面不够好,但也很高兴,终于和父母在一起了。但没想到自己很多方面父母都要约束,认为自己这里不好,那里做得不对,认为自己之所以这样,还不都是因为这么多年他们抛弃自己导致,感觉父母根本没有资格这样指责自己。
Q6:如果宝宝把对人的依恋转移到了物件上,如玩具等,这发展下去是否会让宝宝出现扭曲的恋物癖?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又能采取什么样的应对呢?
A:如果亲子依恋缺失,或原来形成的安全感消失,或者根本没有建立其安全感,宝宝会本能地从其他的人或物品中,建立新的安全感。在对她来说纷繁而混沌的环境里,她遇到了什么就会选择什么。当然宝宝也会把这种依恋转移到玩具等其他物件上,形成恋物,但并不一定都发展成扭曲的恋物癖。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认识到孩子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所在,然后及时修复、重建亲子依恋,如果孩子在后来能够重建亲子依恋,就不会发展成为恋物癖,他对某物的依恋,要么会慢慢淡化消失,要么仅仅发展成为个人爱好而已,如长大后特别喜欢玩具熊。
“ 恋物”本身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消极影响,而是“恋物”的源头——安全感的缺损才是父母要认真对待的。当你的孩子突然对一件物品产生了特别的兴趣,甚至须臾不可分离,这个时候父母应注意两个方面:
(1)要把对孩子“恋物”的烦恼转化为生活的乐趣,并以此为亲近了解孩子习性的契机,让孩子与家庭成员之间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
(2)重新审视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寻找安全感缺失的原因,及时修补,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
Q7: 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会不会比双亲家庭存在更多的亲子依恋缺失问题,如果他们到了学龄时,以师生关系的依恋来补偿亲子依恋的缺失,这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会有什么影响吗?这与师生恋有没有什么联系?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其亲子依恋缺失?
A: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会存在有一定的亲人依恋缺失。到了学龄时,良好师生关系的依恋补偿,对孩子有良性影响。这与师生恋没有多大联系,师生恋的原因,主要是与自己父母亲依恋关系的一个延续和补偿。对于单亲和双亲问题,如果双亲家庭里存在着关系不睦,意见不一致等问题,对比起来,单亲家庭中亲子依恋关系建立得更牢固,更有利于让孩子长大后在情感中表现得稳定持久。再则多人关爱的家庭里,建立了多重依恋关系,宝宝长大后,人际情感反而显得不够专一,挑三拣四,喜欢追求完美。
亲子依恋关系,多则不专,少则稳定。亲子依恋总是有所缺失的,所以,对于单亲,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区别于双亲的孩子,去强调他的缺失。和双亲的孩子一样去对待,他们也就不会去关注自己亲子依恋的缺失,也就不会去伤感愤怒命运对他的不公,这样,单亲与双亲只是社会家庭的一种常态形式,单亲的孩子也就没有所谓的单亲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