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师必须有爱心 ,这当然是大家都认可的。但好老师要有一颗童心,这我就感到有点疑惑了,甚至还有点不可思议了。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非常赞同李镇西校长的观点。教育者必须拥有一颗童心。无论我们多大年龄,我们都应该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维感情保持和谐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我们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的心是他们的,他们的幸福就是我们的幸福,他们的欢乐就是我们的欢乐。能够自然的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我们应该怀着儿童般的情感去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否则,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一切“语重心长”地教育都无济于事。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带他们去郊游,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的愿望,而更多的是出于老师自己的兴趣事,他们会不知不觉的把老师当做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记了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具有儿童般的思维。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学会儿童思维,教师才能够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
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有儿童般的纯真。童心表现为淳朴、真诚、自然、率直,而这些也正是人民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品质。
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