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我们看待一个孩子,都说:“这个孩子乖不乖?” 教出乖孩子来,是不是就代表这个家长就做得很棒?
回答:确实,现在很多人是看孩子乖不乖来决定你是不是一个成功的爸爸或妈妈。
所谓乖或者不乖,标准又是什么?
一般家长觉得,乖的意思就是不要反抗,至少不要正面反抗,或者他不能、不会、不敢或者不忍心反抗;你可以有意见,但是你必须去执行。
我们发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喜欢用解决问题的态度来教养孩子:如果你不乖,你就是有问题。
所以我们就要想办法到处收集秘方来解决你这个问题。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你乖了,就代表你好了。
事实上一般父母,不会花心思在那些比较乖巧、听话、随遇而安的孩子身上。
父母会觉得他已经很乖了,我还花心思干什么?我省点力气做做我想做的事情,或者我花心思在那些不乖的孩子身上。
我们觉得乖孩子自然就会长大了。
其实很多外表乖的小孩里面并没有幸福感。因为他们里面那个真正的需要是被略过的,或者被掩盖住的,然后埋下了一些欠缺,甚至是伤害。
当然,乖小孩也蛮聪明的,乖会变成很多小孩子的一件最有效的外衣。
他们很清楚父母就是想要孩子乖。所以在父母面前,只要把这件乖的外衣披上,里面什么样子就不会被管,也不会被注意到,没有人会发现。
我这样讲,是因为有很深刻的感受。
我自己是典型的乖孩子,因为我是留守儿童,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虽然老人非常非常爱我,但身边总有无知的大人说:“你爸爸妈妈在大城市生活,他们不喜欢你,所以留你在农村。”
这种话听多了显然是没有安全感的,小小年纪也就学会察言观色,生怕自己得罪谁,惹谁生气,又被送到哪个亲戚家。
因此我自己从小是被喊着“乖”长大的,不管在家、在外面、在任何场所、常常会遇到很多爸爸妈妈会当着他们自己孩子的面,指着我说:“你看人家多乖,多听话。”
慢慢的,我就被披上了“乖”的外衣。
但我的心里也产生另外一种惧怕:就是有一天,我没有“乖”这件外衣的时候,还有人喜欢我吗?
10岁那一年寒假的时候,我回到父母身边一起过春节。
大年初二,家里来了客人,妈妈大概是怕弟弟妹妹不乖,所以把我们关在外面玩儿。
午饭时间,弟弟开始敲打着门大哭要喝奶,妈妈开门了。
一会儿妹妹也开始捣乱,妈妈也开门让进去了。
因为我是“乖孩子”,是不该捣乱的,是要听大人话的,所以我就该按着妈妈的要求天寒地冻在外面等着。
可毕竟是孩子,终究还是撒开了委屈,跑到外面的公厕大声的哭起来,记得自己心里那个委屈真是不会表达。
那个时候脑子里生发了一个念头“要是我死了,我妈会不会后悔……”
其实我不是天生乖,我的乖是:要努力,要努力顺服,要努力听话,要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小孩。努力地讨好大人,我所做的都是为了取悦大人。
你知道吗?当你习惯了穿一件衣服的时候,你不穿,你也会觉得害怕。
因为你不知道,除了乖,你还是什么;除了乖,你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很多年过去了,内心的伤害被医治,但依然清晰的记得这件事。
从事家庭教育以来,自己对这些“乖”孩子也有莫名的负担,特别想要关注到他们的内心。我觉得这样的孩子更需要被看见,被珍惜。
正如刚开始的时候说的那句话,“那些很乖的孩子,你就不会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他身上,你安心了,你放心了,你就会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其他你认为比较不乖的孩子身上。”
这个所谓比较乖的孩子,就会觉得我的父母好像对我没有像对弟弟妹妹那样关注,那样用心,好像对我就比较忽略。
很多年之后我读到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家里面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自幼就是乖小孩。长大之后,就是留守家业的好儿子。小儿子自幼叛逆,长大之后放荡不羁,分了财产,出去散尽了一切,流浪街头,是个浪子。
可是有一天,这个浪子在外面没有什么可吃的东西,得跟猪抢食物的时候,他突然间想起来,“我爸爸很有钱,我回去当个仆人也总比在外面跟猪抢食物好啊。”所以他就回家。
没想到,他爸爸看见这个浪子失而复得,远远地就跑过去,把最好的衣服穿在他身上,拥抱他,为他宰牛宰羊地来欢迎他。
结果大儿子心中就不是滋味儿,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说:“好啊,我多年的乖都没有被珍惜,没有被看到;弟弟出外面把家产都散尽了,然后一点点的进步,就被大加赞赏,被鼓励。”
就是这个心态,那我是白乖了吗?他一直都以为自己被爱被看重,是因为“乖”。
其实他父亲爱他,是因为“你是我的儿子”。
可是因为他一直披着那个,让他又恨又舍不掉的外衣,所以,他一直以为他的价值就是那个“乖”。
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虽然它的主题不是在讲教养,可是它却很现实地,把一般家庭的问题描绘得很生动。
家庭教育中,如果你跟孩子的互动、管教重点一直都是:孩子有问题,咱们就解决问题。
那有一天,孩子离开家的时候,他会觉得:我长大了,我有问题,也可以自己解决了。他还需要回来找你吗?他可能就不会了。
他对童年的记忆是:父母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者,我一看到我的父母,就想到我是个有问题的人。
所以,这个互动好像是爱孩子,可是长久来看,其实并不是健康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