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休息期间,打开百度移动手指,随意看看有什么可看的事,翻到了一片《写作的尽头是成长》的一片文章,主要说的是中国教师报与洛阳师范学院共建的首届“大地明师班”,日课“微写作”的事,就是每天写下不少于150字。首届学员从开始写的不顺利到3个月后的结业典礼上,班级结集出版了3本班书,到不少学员走上工作岗位后依然坚持这样的微写作。文章对微写作顺利开展梳理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最小行动”。为了顺利迈出第一步,培养一个习惯把大目标分解成可实现的小目标。该班写作日课目标是每天不低于150字的微写作,从微博体量的短文开始写起,人人可参与,人人可完成。目标是以输出具体结果为目标,而非以写作行为为目标。
二是“公开写作”。即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文章,实现“快反馈”。开通了微信公号或简书,形成闭环,获取写作动力。
三是“关注附近”。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心去感受。
四是“长期主义”。记录时间久了,意义就会在回看的路上彰显出来。
读完觉得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尤其关于“最小行动”策略,只有行动才能给生活增添力量,常常做思想的巨人,而做行动的矮人,生活便索然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