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一系列文章取自我在2013年出版的《一个人的出版史》一书,完整说明请参阅2012年序;您可以免费下载本书简体完整版ePub或PDF,其他阅读和下载渠道则请参考介绍网页。简书版完整列表在此。
寫於2012年7月24日######
中午去了個平常不太去的城鎮,跟某大客戶聊了個關於數位出版品的案子。這份出版品是屬於比較功能性的,必須讓讀者在閱讀時可以直接透過點按,顯示地圖和網站之類的資料內容。
純就內容轉換到數位版上而言,技術上並不困難、成本也不算太高;但談到將數百個地址轉換成Google Map地圖時,報出來的時程和費用大出客戶意料。
「不是把地址丟進去,就會跑出地圖來嗎?」客戶問。
理論上是這樣,沒錯。
但關鍵在於「編輯」這件事情你看得多重、以及所謂「編輯」這件事情在數位出版上的定義。
當然,光從這個案例並不能描繪出編輯在整個數位出版領域中,角色轉換(或者是趨勢專家愛說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的明顯程度,但還是可以從這個小小的角度管窺蠡測一下,跟過去是怎麼個不同法。
在傳統出版的領域,因為紙本只能承載靜態資訊的關係,出版者往往可以提供相對比較模糊、或是比較類比式的資料,像是地址、價格、口味、感覺等等。往好處說,是保留想像空間給讀者;往壞處說,就是把解讀資料的責任推給讀者。
這並不是指責出版者,一來幾百年來就是這樣,二來人類解讀資訊的方式原本就和機器不同。舉例來說,我們在指路給別人的時候,即使不知道確切地址,也可以透過「往前走大約一分鐘,碰到有一棵榕樹的三叉路走中間那條,再走大約50公尺之後爬左邊的階梯,看到紅屋頂數過去第三家就是」的方式溝通,而且對方也可以透過這些資訊輕易找到目標。
這樣的資訊如果餵給<a href='http://maps.google.com'>Google Maps</a>行得通嗎?好像不行喔。
所以回到功能性出版品和編輯的問題。在處理地址資料時,當然「往前走一分鐘」只是一部分例子,屬於人為收集資料時無法/難以/懶得取得正確資料的結果,但這只是一部分問題;如果我們餵給Google Maps的是確認正確的詳細資料,就一定能夠定出正確的位置嗎?
大多數時候、在大都市地區多半可以,但也不是全然可信。如果地圖資料(不管哪一家)都那麼準,就不會有導航把車子導到山谷裡的事情發生了;然而對於功能性的出版品而言,無論是錯誤的資料得出錯誤的結果、或是正確的資料得出錯誤的結果,都完全沒有意義。
所以,在紙本的世界裡,「紅屋頂數過去第三家」的導引方式是行得通的;列出的地址只要精確到幾號幾樓之幾,那麼找不找得到就是讀者自己的責任。
但在這些資料跨進數位出版的世界時,一個負責任的出版者、一位負責任的編輯,如果要能為讀者提供有用的功能性資料(以地址為例),就必須先校對地址的正確性、丟進Google Maps(或其他類似的地圖服務)、確認定位出來的位置是對的、萬一有疑問的話要去找其他資料重標正確地點、確認後要選擇顯示區域和比例(總不能標定總統府卻用俯瞰全台灣的比例);在整份作品完成之後,再實際操作功能並校對顯示內容,才能算正式完工。
或者簡單說,就算是不牽涉類比資訊的網站位址,負責的編輯也會在做連結之前先連過去看看,確定網站還在不在、文章有沒有被拿掉、或是拿到的網址有沒有多一個空白或是少一個符號;按鈕做好之後,還得再測試一下功能是否正常、按了會不會當機。
以前述的出版品而言,這樣的實際地址和網站位址的檢查、處理、製作、以及校對流程,加起來總共近千次。您說,這樣需要多少時間和成本?
相對而言,這些事務所需要的時間和成本,在紙本媒體的世界裡是幾乎不存在的。我以前做紙本電腦雜誌時,也會請編輯盡可能確認廠商的地址、網址、電話等資料,但跟數位版的需求比起來,簡直是輕鬆到近乎沒事。
我要說的,並不是紙本多不好、數位多不好、編輯多累多了不起;而是想強調在數位出版的發展過程中,有很多關於人的因素、關於編輯責任和技能的因素、以及數位類比差異的因素,是表面上看不到的。
數位出版可以做到很多紙本上不可能的功能和表現方式,但在這背後也會有很多看不到的成本和障礙。當然,前提是你要做的不是沿襲紙本形式、缺點、以及限制的「電子紙本」,你的編輯也有「數位出版應該有不同做法」的自覺;否則,以上都是白談,把紙書拆一拆掃描成圖檔也就可以讀了。
尷尬的是,我們目前還處在「數位出版品銷量只有紙本的幾分之一」、「數位出版品的定價只能訂在紙本幾分之一」的尷尬時代(把兩個「幾分之一」乘起來,就知道狀況有多尷尬),但好的數位出版品卻可能因為「把原本丟給一萬個讀者的責任都攬回一個編輯身上」,成本並不見得比進印刷廠便宜。
前面說過,從「處理地址」這件事情來看數位出版的編輯事務,只是一個微小的例子而已;在這個理論醞釀了二十年以上、密集實作經驗卻只有兩三年的產業裡,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就像是古代的刻版印刷,或許偶爾有些好作品誕生,但技術方面卻連活字版都還談不上。
然而技術會進步,這個任何人都不必懷疑或擔心;人的問題、編輯(或是其他機器無法取代的角色)能力的比重、以及相關的隱性成本,才是我們要繼續探索、記錄、以及體會其中甘苦的領域。
(附註:為了保密起見,這個案例的某些相關敘述、細節、以及數字都經過修改或省略,但都不離譜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