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出版史》MacZin回憶錄

前言:

这一系列文章取自我在2013年出版的《一个人的出版史》一书,完整说明请参阅2012年序;您可以免费下载本书简体完整版ePubPDF,其他阅读和下载渠道则请参考介绍网页。简书版完整列表在此

寫於2005年4月23日######


前言###

<a href='http://www.frostyplace.com'>老地方冰果室</a>的站長白萊恩告訴我,在蘋果電腦即將推出的Mac OS X 10.4 Tiger作業系統中,內建的Safari瀏覽軟體還保留著MacZin的書籤。聽到這件事情,讓我心裡有點感觸,再加上對於MacZin的出現和消失,我一直沒有向當初支持的朋友們說個明白;所以當下決定把前因後果寫下來,成為這篇不算太短的記事。

MacZin是一份我在2002年1月創刊、2003年6月停刊的雜誌和網站,提供透過網路下載的PDF格式雜誌檔案,而沒有實體印刷的形式;雖然如此,我還是為它申請了國際雜誌書號(ISSN:1682-3958),期望它有一天能成為網路數位出版的成功典範。據我所知,MacZin應該是中文世界第一份以電子方式定期出版的下載雜誌、也是第一份擁有ISSN編號的中文電子雜誌。

如果您有興趣多知道一點MacZin和它背後的故事,不妨繼續往下讀這篇瑣碎的故事。如果您只是想看看MacZin長什麼樣子,可以直接在這裡下載(<a href='http://fred.ipod.to/public/maczin015_0301TC.pdf'>繁體</a>、<a href='http://fred.ipod.to/public/maczin015_0301SC.pdf'>簡體</a>,<a href='http://bit.ly/maczin10'>完整內容iPad版</a>)。

雜誌實驗###

對於雜誌,我一直有一種熱情;但是對於歸因於市場的某些現況,卻深深覺得無奈;像是製作人力往往過度精簡(兩三個編輯就得做一份刊物)、分工不夠專業(編輯往往要兼做印務或跑客戶)、過度遷就客戶(讓很多編輯不太敢說真話)、偏重視覺而輕忽內容品質……。

所以,我在2000年離開傳統印刷雜誌的編輯台,並在2002年開始一個媒體實驗:創立一本不需要印刷的雜誌:

  • 因為沒有實體成本,所以能夠免費送給讀者,理論上只靠廣告就可以存活;
  • 製作時間只要半天,所以只要下午收齊稿件,晚上就可以出刊;
  • 由於PDF文件可以製作網頁連結,所以讀者可以點按廣告進入廠商的網站,理論上效益比印刷版更高;
  • 因為不需印刷,所以同時製作繁簡體中文版幾乎不增加成本,可以同時出刊;
  • 因為是免費贈送、透過網路下載、而且同時出繁簡中文版,所以讀者不受所在時間、地點的限制、不需透過書店通路、可以無限轉寄給朋友,所以讀者數量和分布都遠超過傳統雜誌。
  • ……

因為看起來有這麼多有趣的地方,於是我開始了這段歷時一年半的實驗之旅。

雜誌工作與我###

在繼續談MacZin之前,我想先講講我和雜誌之間的緣份,解釋一下我為什麼曾經如此執著於這個實驗。

我在國中時代就編過校刊,而高中時代為了當校刊編輯,美術課的學期成績只得了58分(其實我還兼任美術編輯……)。1989年,我在全球防衛雜誌擔任技術編輯,算是第一份真正的雜誌工作;而在進入全球防衛之前,我在某蘋果電腦經銷商賣Macintosh電腦,算是摸過第一代「所見即所得」的數位出版系統。不過進了雜誌社之後,摸的還是過去熟悉的完稿紙、美工刀、漿糊;全公司唯一的一部電腦,是我帶到辦公室用來寫稿、畫插圖的Mac Plus。

在全球防衛,我體驗到了做雜誌的樂趣和成就、收到讀者回饋時的喜悅、還有被來函指正訓練出來的謙卑和細心。

跟自己一個人寫文章或寫書相較,雜誌不僅因為時效壓迫而充滿挑戰性,能透過與讀者和作者互動激發許多火花(雖然與現在的網路相較,當時的互動比較有限、而且時效性並不顯著,但已經讓我獲益良多了);最重要的是,藉由這些互動、以及對於新題材的追尋,不僅開拓了我自己的眼界、也獲得了許多讓自己進步的資源。

多年以後,我再從學校畢業、並回到資訊界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因緣際會又讓我回到了雜誌界:天充文化當時剛從美國IDG出版集團授權的「Macworld」雜誌,中文稱為「麥客情報」。原本這份雜誌是沒有中文名字的,但因為當時的主管機關規定一定得有,所以只好取了名字登記之後放著;此外,為了強調與國際版之間的「嫡系」關係(這可是花了大把授權費換來的,當然得利用一下:-P),宣傳上還是以「Macworld」這個名稱為主。

我在Macworld雜誌###

由於1996年正處於蘋果電腦的低潮期,領導階層欲振乏力、沒有衝擊性的新產品上市、已有的產品線非常紊亂;尤其在同時期的Windows 95上市之後,Mac與Windows 3.1在功能和美感上的遙遠差距一下子被拉近不少;連蘋果電腦本身的地位都岌岌可危,更別說是靠它為生的雜誌了。

不過在我接手之後,一連串的機會讓整個市場動了起來:從第16期開始,我說服老闆隨雜誌附送共享軟體光碟,在那個公司網路專線也只有14.4K速度、大多數人都還用33.6K或更慢速度撥接上網的時代,一片光碟可以省下許多下載的時間;雖然少少幾位編輯又得增加工作,但為了讀者欣喜的反應,說來還是值得的。

隨後,Mac相容機在蘋果宣佈作業系統授權政策之後陸續出現;除了國外的Power Computing、Motorola、Radius等廠商紛紛投入市場,連國內的力捷、大同等廠商,以及跟大廠買主機板自己組裝的中小公司,都紛紛推出Mac相容產品。那段時間我們非常忙碌,因為得像PC雜誌一樣,介紹評比各家的主機板、介紹新製程的處理器、測試廠商的硬體設備,忽然出現了很多先前沒有的話題可以談。

周邊廠商的繁榮,達到了蘋果開放授權的目的,但也侵蝕了同時作為軟硬體廠商的蘋果本身,讓設計活力比不上相容機的「原廠」Mac電腦深受威脅。1997年,當初被迫離開蘋果的Steve Jobs重回執行長寶座,中止了Mac作業系統的授權計畫,相容機廠商陸續結束營業或撤出市場。

忽然沒有了相容機話題和廣告客戶的雜誌,必須自己找到生路。Macworld從一本主打硬體和作業系統技術的硬派雜誌,一夕之間變成了一本講數位生活和Mac應用的軟調刊物,這中間的困難和損失,都是蘋果自救轉型過程中的「副作用」。不過比起力捷大老闆黃崇仁說的「蘋果授權策略的改變,讓力捷損失了幾億美金」,我們這還只算是小小意思而已。

在這段期間裡,Macworld也經歷了一些變化,例如英文全名順應內容角度的變化、讀者分布地區的增加、並彰顯中文市場唯一Mac雜誌的地位(當時其他如台灣的「InfoMac」、香港的「學Mac」等都已經停刊),所以從「Macworld Taiwan」改為「Macworld Chinese」;曾經在連鎖書店衝到電腦類暢銷雜誌第二名、曾經同一期雜誌在月中換封面顏色再版、我也從總編輯升任社長……。

轉型之後,雖然Macworld還是擁有不錯的口碑,不過就像當時的Mac經銷商和周邊廠商一樣,其實經營得十分辛苦;而我在升職之後,必須管理同公司出版的六七種雜誌,因此也無法花太多時間在Macworld的第一線上。一年之後,我因為個人因素離開了公司、再兩年後,公司結束了營運。

MacZin的創立###

MacZin創立初期與我一起參與製作的6個人,都是先後從Macworld離職的同事。其實我在剛離開Macworld的時候,就有創立新雜誌的想法;但是一來我不願意跟老東家競爭(我覺得應該不會,不過老闆的想法不見得一樣)、二來我也不願意去「動」以前的同事(無論已經離職與否,總是有瓜田李下之嫌);就我自己看來,這應該也算是一種厚道吧。:-P

所以,我整整等了兩年多才開始行動。

MacZin這個名字,是「Mac」和「Zin」的結合;「Mac」指蘋果的Macintosh電腦,不必多解釋,「Zin」則是「magazine」(雜誌)的一部份,跟「mac」連起來,讀快了還是「magazine」。其實原本屬意的是「MacZine」,不過因為maczine.com網址已經被申請走了,所以就把後面的「e」拿掉。此外,「zin」的讀音又跟「人」接近,所以有時候雜誌也稱為「Mac人」,標誌上還有個「人」字形的圖案。

創立初期,MacZin的藍本是同類型的美國<a href='http://www.atpm.com'>ATPM</a>(About This Particular Macintosh),我也花了一筆錢向他們買翻譯授權。由於國內稿源並不足以支持一本純本土的雜誌,所以翻譯還是最主要的稿件來源。而我們由於是傳統雜誌出身,所以十分重視文章來源的授權。每一篇MacZin上刊登的國外文章,都經過付費購買版權、或是向作者請求翻譯許可,沒有一篇例外。

當然,除了MacZin自己的編輯撰稿或翻譯之外,還有許多國內和香港作者投稿、甚至來自大陸朋友的文章;對於這些作者的支持,再次一併致謝。由於MacZin光是基本運作、以及購買版權,就需要一筆可觀的開銷,所以無論是連我在內的7位編輯、以及作者投稿,都是無償的義工。

對於無法提供適當的報酬,我一直覺得十分抱歉,但由於廣告不見起色,雜誌又是以免費方式提供,我自己能負擔的成本又十分有限,所以實在無能為力。

說實在話,我並不是不想靠收費發行來開源,但以電子檔案容易拷貝的特性、再加上當時的網路小額金流機制並不成熟,所以想歸想、做不出來,於是乾脆把人情做給讀者,再想辦法從廣告客戶那邊賺錢。

在為MacZin開闢財源的過程中,最令我覺得遺憾的是沒辦法獲得蘋果電腦的支持。在Macworld停刊之後,原本我們有機會接收蘋果的廣告預算,我也到過蘋果的媒體採購公司去打過招呼;但遺憾的是,由於MacZin「並不是一本實體雜誌」,所以無法拿到廣告預算。

對於一直主張「數位生活」的蘋果而言,只支持用紙張印出來的雜誌,其實是一件蠻無奈的事情;我寧可他們的理由是「雜誌做得不夠好」,而不是這樣的理由。雜誌做得不夠好,改進之後也許還有機會,但如果因為它是電子格式就無法取得廣告,那我就只能無言以對了。

我喜歡做雜誌,但缺乏財力、對印前作業的挫折感太重、以及管理印刷版刊物耗去太多應該用來創作的時間,是我不太想再碰實體雜誌、並選擇以PDF檔再出發的原因。

當然,因為這是個嘗試,所以碰到各種技術困難(例如早期的控制檔案大小、以及後來下載塞爆伺服器等等)、或是一些意外的反應,我們都有心理準備;甚至蘋果官方在支持方面的冷漠(當時幾位在蘋果任職的朋友私底下是很支持的),其實都在我們的預料之中,究竟企業有企業的立場,我們不能拿自己的熱心去強迫別人接受;但在這過程中遭遇的一些狀況,還是讓我們覺得十分的「冷」。

既然無法取得蘋果這家指標性公司的廣告,其他廠商就不用說了。只要問一句「那蘋果為什麼不上你們廣告」,我們就只能啞口無言,還不能把真正的原因給講出來,而「熱臉貼冷xx」之類的形容,更是不知道聽了多少。做雜誌很辛苦,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辛苦了沒有代價,更是令人氣餒。

講到這裡,我要特別感謝的是唯一真正付費上過廣告的廠商——銷售手寫繪圖板的日商<a href='http://www.wacom.com.tw'>Wacom</a>。Wacom台灣辦事處的支持、以及慷慨借測產品的協助,我一直都記在心裡。

幸好,我們還有來自讀者和Mac同好的熱情。由於MacZin透過網路免費下載,所以有許多讀者從我們想像不到的地方出現,也給了我們很多靈感。

當時的MacZin網站擁有大約6000名會員、每天的到訪人數也有好幾千,讓我們更新每日新聞(每天5到10則不間斷,除非真的沒有新聞)、以及協助回答問題的動作非常勤勞(遺憾的是,這樣的工作量也成了日後MacZin停刊、關站的原因之一)。

此外,雜誌檔案下載對於伺服器和網路頻寬的需求都非常大;由於每次出刊之後,總會發生下載網站塞爆的事情,導致我必須半夜守著伺服器,以免第二天早上才發現當機。許多朋友在知道這樣的狀況之後,都主動提供網站頻寬和空間給我,以紓解主站的問題,或是提供許多文章或技術方面的協助;包括台灣的中山大學、成功大學、<a href='http://mac.to'>mac.to</a>,<a href='http://rhapsody.com.hk'>蘋狂陣</a>,大陸的<a href='http://www.elesson.com.cn'>麥課一班</a>、<a href='http://www.sinomac.com'>渤麥堂</a>;還有國內的<a href='http://www.oikos.com.tw'>Oikos</a>和<a href='http://www.frostyplace.com'>老地方冰果室</a>兩大Mac相關網站的鼎力協助。當然,還有許多其他沒有提到的朋友,我只能一併說聲謝謝。

MacZin走入歷史###

在我們的記錄中,MacZin初期的直接下載讀者都在三萬左右,最高曾經達到約七萬;至於經由轉寄或拷貝取得的讀者,就不是我們所能追蹤的了。與Macworld當時的最高記錄18000份、或是台灣市場大多數雜誌賣不到一萬份相較,我們在媒體實驗方面確實是成功的。

只是也許因為它出生得太早、或是選了個不適當的商業市場,所以雖然獲得了許多讀者的支持,但卻因為幾乎沒有營收,而且因為雜誌和網站大受歡迎,使得編輯的工作量激增到無法負荷,最後只能以停刊收場。

說到編輯的工作量,就不能不提一下這幾位與我共度這段美好時光的朋友。如果沒有他們,MacZin不可能撐到20期。但因為幾位在Macworld結束之後原本沒有上班、或是自己營業的朋友在MacZin後期陸續找到工作,或是因為結婚生子而沒有時間當義工、而我又沒有能力給他們合理的酬勞,所以最後只剩下少數還在幫忙,以及我自己和堅持到最後一期的美術編輯Eric。

在工作量大增、參與人數又減少的情況下,無以為繼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對於陸續把時間抽離MacZin的編輯,我絕無任何抱怨;這原本是我自己一個人的實驗,如果沒有大家的幫忙,根本不可能變成一個看得到(雖然摸不到:-P)的產品。

Anderson、Cathy、Eric、Johnson、Jovi、Jerry、Sean,謝謝你們。

總之,如您所看到的,MacZin已經停刊,實驗也已經結束,成功失敗各佔一半,但至少我們試過了。先前某雜誌財團出了旗下雜誌的電子版供讀者訂購,號稱中文雜誌界的創舉。錯了,MacZin雖然已經不在,但它卻是永遠的第一。

(後記:分了幾天寫完這篇,其實我已經忘記一開始寫了些什麼,現在也不想再回去整理。寫了這一篇,感覺上似乎對於我的雜誌生涯、以及Macworld和MacZin的起落都有個交代、也了結了一個多年來未盡的責任。

事隔多年,也許有些人、事、時間的細節會記錯,或是有些該提的東西沒提到,請大家給我糾正或補充。就先這樣了,如果有一些其他的材料或是反映,也許我會找時間再把它寫得完整一些;至於現在,就暫時不去想它了。)

2014年補記:美國版Macworld在創刊30年之後,在今年9月11日宣布停刊。我在大約1995年至2000年間擔任過Macworld雜誌中文版的總編輯兼社長,把這本雜誌帶上高峰,是台灣最早附軟體光碟的電腦雜誌之一,也創下過雙光碟、月中雜誌換封面再版、月銷量達到原本兩倍等等記錄;當時我一個月稿量曾多達5萬字(以好幾個筆名寫,最常用的是「編輯部」)、甚至自己手繪過好幾期封面。

現在想想,很多現在的特異功能都是那時候鍛鍊出來的(笑);當時帶領業務開拓的客戶關係,有些甚至一直沿用到現在,成為後來連續創業的基礎。

那段時間我見證了國內外Mac專業媒體的起落、以及蘋果從衰敗到Jobs回鍋重建蘋果的歷程;1997年Jobs在台上和Bill Gates通電話,宣布微軟投資蘋果1億5000萬美金的時候,我就在幾乎伸手摸得到Jobs的地方。

也因為這份工作(以及前一份工作、還有離開Macworld之後在MacWEEK雜誌英文版擔任專欄作者的兩年期間)和Jobs有數度交手和「得罪」的機會、採訪過許多蘋果歷史上的重要人物;甚至曾經參與過一些事情的幕後運作與推動,因為NDA和職業道德因素,這些事情到現在都還沒辦法公開,我也一直沒有提過。

以傳統的定義來說,那幾年是我一生中的黃金時代,我自己有很大的成長、也親歷了當代個人電腦歷史上的許多重要事件,儼然有自己也成為歷史人物之一的錯覺(某種程度上算是啦,笑)。

不過這個黃金年代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許多人、事、物、雜誌都已經歸於塵土;美國版Macworld能支持到現在,已經是難能可貴了(如果英國版還在的話倒是可以看看,跟美國版內容很不一樣,而且相當有料)。

過去的就過去了,想拜託大家的是,無論國內外,如果還有人在做Mac相關雜誌的話,都請多多支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6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301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89评论 0 35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93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110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79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05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40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78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97评论 2 3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67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94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80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9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4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