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一系列文章取自我在2013年出版的《一个人的出版史》一书,完整说明请参阅2012年序;您可以免费下载本书简体完整版ePub或PDF,其他阅读和下载渠道则请参考介绍网页。简书版完整列表在此。
寫於2012年10月23日######
<br />
今天在上下班兩趟捷運上,把iPad版The Magazine的本期四篇文章讀完了。說實在話,光就內容而言,不是值得付費買的文章。並不是說文章寫得不好,而是就內容的資訊量而論,並沒有明顯超過其他的同類型媒體。
或許以我同為數位出版者的角色不該這麼說,然而現今的數位媒體讀者已經被免費內容把胃口養壞了,要大家付費得有更不一樣的作法;品質差的就不說了,品質好而又免費的內容通常來自幾個地方:
- 有企業贊助或商業目的行銷工具
- 主業不在創作,因此願意無償與大眾分享的人
- 純粹為了自我主張而創作的人
如同在前面講「The Magazine」的文章中說的,衝訂戶量相對不難,長期維持這個數字會比較難;而這年頭的付費媒體除了要跟自己競爭,不斷推出更精彩的內容和形式之外,還要跟上述這幾類免費內容競爭。
以這個標準來說,第一期The Magazine的內容不錯,但還不夠好;然而就觀察新媒體的運作、以及「在適當長度的時間內享受閱讀體驗」而言,一期30元台幣的費用不算貴。
所謂「在適當長度的時間內享受閱讀體驗」,其實是數位出版的商機之一;我們生活中經常有一些瑣碎的時間,像是等車、坐車、在醫院掛號或拿藥、睡覺前、馬桶上等等,往往是藉由同樣瑣碎的閱讀來填補。
我在大學時代,有兩年每天要坐一小時公車到學校;當時的習慣是去程看課本、回程在上車前買一份當天的報紙、或是買一本輕鬆閱讀的新書。如果是報紙的話,就是用一趟車的時間翻閱;如果是書的話則分兩三天讀完。
當時選的「公車書」多半符合三個條件:
- 文字輕鬆有趣,但仍有些知識性
- 章節分篇清楚,可以隨時下車中斷
- 價格不貴、重量不重
所以當時最常買的多半不是長篇小說,而是例如像夏元瑜先生(講生物、考古、老北京)、唐魯孫先生(美食、故人)、張拓蕪先生(抗戰與軍旅生涯)等人的作品。
無論是報紙或公車書,除了內容之外,最重要的是它們符合我的閱讀節奏,在一小時中可以完成一次或多次完整的起承轉合、在那個一小時之中帶來具有知識性和娛樂性的閱讀體驗。所以我無論是花10元買報紙、或是花200元買本書,除了買到內容之外,還買到了那些小時之中的滿足;所以,這些錢在精神上的成本效益是相當高的。
因為每個人的閱讀節奏不同,所以或許有人在同樣一趟車上需要一千頁的小說來滿足、有些人只要幾頁漫畫就可以擺平;而對於出版者而言,辨識出目標讀者的族群、找到這個族群的平均閱讀節奏,也會是必須做的功課。
對於數位出版者來說,這一點在執行面上是相對簡單的;因為數位出版沒有傳統出版的諸多限制,像是形式、頁數、通路、售價等等,所以比較容易實作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排列組合。所以就The Magazine這個例子而言,30元買四篇品質還好、坐兩趟車剛好讀完的文章算是及格,沒有被搶錢的感覺。
但是然後呢?
The Magazine目前是半月刊,兩週一期,所以對我來說它的「賞味期限」只有一天(我相信對老外來說只要半天,我英文閱讀速度不算快);對希望長期訂閱的讀者來說,這樣是可以接受的份量嗎?
依The Magazine的說法,未來的發行篇數或頻率可能增加、新訂戶可以無限制閱覽過期內容,這一點多少可以解決上述的份量問題、同時也可以吸引新訂戶加入(理論上越晚訂閱,花同樣的錢能看的內容越多)。
但同樣的,站在持續吸引新訂戶維持雜誌生存(看起來他們暫時不打算放廣告)的立場,新內容深度夠、題材吸引目標族群、文字有趣、長度適中(發現了嗎?其實基本上就是「公車書」的條件)還是同樣重要的。
在發刊辭中,The Magazine創辦人很有膽識的公開宣佈:
If it doesn’t turn a profit within two months — just four issues — I’ll shut it down.<br />(如果兩個月中發行的四期之內沒賺錢,我就停刊。)
很好。
而這也是數位出版的優點之一:一來因為不需要太高的固定成本就可以做,所以不用擔心萬一停刊損失慘重;二來因為是按月訂閱,出版者萬一宣布停刊,只要先停收訂戶、再出滿一個月就可以關門大吉,不會發生預收一年訂費、都花掉了才停刊,結果因為沒錢退訂戶而被告上法院之類的事情。
說起來數位出版連退場機制都比較簡單。
這兩年來,我們也試過一些不同的形式,像是辦小雜誌、將舊印刷品數位化、復刻舊的數位出版品、也試過重新打造數位原生作品。無論書或雜誌、甚至目前未知的樣貌,數位出版都還有很多領域可以探索;像The Magazine的作品,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點而已。
這幾天仔細研究過The Magazine的立論、形式、觀念、甚至App設計,跟我之前主張的許多想法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例如「不僅是科技文章,而是給科技人看的文章」,就跟我十多年前做Macworld雜誌時的「不僅是Mac技術雜誌,而是給Mac使用者看的雜誌」觀念一樣。
2012年註:當時的背景故事是這樣的:1997年之前,Macworld雜誌有登不完的Mac相容機評測文章和周邊商品廣告;但那一年Steve Jobs回歸蘋果之後終止Mac OS對外授權,這整個市場一夕之間消失。將雜誌從技術導向改為用戶導向、以吸引不同類型的讀者和廣告主,是當時度過這個危機的關鍵。
最近,我也在許多場合主張數位出版內容不需要是獨家授權,可以在多數的平台和通路上出現,讓消費者自由選擇閱讀載具、價格、以及品質;至於做數位雜誌的手法和理想,只要您知道我夠久,也就不必我多贅述了(好吧,不知道的話請參考本書的「MacZin回憶錄」這篇舊文)。:P
最後一點,The Magazine的App的介面設計,跟我們目前開發中的某個原型產品真的非常類似;雖說這類閱讀軟體多半大同小異(例如跟我先前試用過的<a href='http://fredjame.com/post/21219888105'>Google Currents</a>也有點像),但我指的是不算在「大同」裡面的細部觀念,這只能說完全是巧合。
說了這麼多感想,我也不瞞大家,只要成本可以負荷,我也願意編一份像The Magazine這樣的雜誌(還沒啦,最近很忙,大家先不要衝動 XD),至少這個完整架構有老外開了第一槍,證明技術上是可行的;至於內容那些怎麼做、怎樣的方向可行、找得到哪些高手來寫,則各有巧妙不同,還得再想想看。
如果真的要做個小雜誌、或是需要幫忙的話,我會再讓大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