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父亲再次住院,我在照顾他。
父亲一直以来对面食情有独钟,面条、馄饨饺子,馒头包子他都喜欢吃,而且百吃不厌。
我们的习惯是米饭为主,所以对于面食时不时吃点我还能接受,天天吃我就受不了。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有时买一份饭父女两个吃,由于父亲吃不了多少,剩下的也足够我吃饱了。
有时父亲想吃水饺或者小笼包,我就独自吃一份饭,吃得就很撑了,一份水饺或小笼包父亲最多只吃得下一半,有两次都剩在那里,凉了下次又没地方热一下吃,只好倒垃圾桶。
有次去买饭我就跟小店老板商量,我把情况跟他说了,说我每次都到你家来买的,一笼小笼包7块钱有10个,我把钱给你,先拿5个走,下顿再来拿5个,你帮忙热一下。
老板娘凶巴巴的说:“不行不行,我们都是卖整笼的,不卖半笼。你剩下的下顿热了不新鲜,吃坏肚子又来找我麻烦了。”
其实之前我去他店里抬一份水饺,就遇见一个女的要了一份小笼包,揭开盖子看了就问他家能不能零卖,一个人吃不了。他们也是很不高兴回答说不零卖不零卖。
跟我同去的一个病友也说,前两天我回家我弟弟来买一笼小笼包,也是遇到一个老人家说只要两个,他家也是不卖零的,我弟弟就把自己买的给了老人两个。
我就想,这家人做生意真是不近人情,那么死脑筋,那小包子算下来合7毛钱一个,如果有特殊情况顾客需要,零卖你就收一块五毛两个,我想顾客也是能接受的,这样又好算账,也不浪费粮食。
我又问他既然包子怕下顿坏事,那饺子是现煮的,一碗是10个,那每次帮我煮5个行不,他们也生硬的说不行不行,要就是一碗,半碗不卖。
本来这个事也本不是多大个事,却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像这样的商家,那么不近人情,态度又那么生硬,虽说他的东西味道也还行,如果他的店所处的位置不是流动人群比较大的地方,恐怕时间长了生意也没得做了吧?反正我是下次不想再光顾了。
虽然这件事让人有些郁闷,但我却并不怀疑生活,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是好人占多数的,每天都有温暖的事在发生。
就拿一起住院的病友来说,虽然大家身体都不舒服,但都会互相鼓励,互相安慰,互相体谅。
父亲是肺上的毛病,晚上老是会咳嗽,耳朵也不好使,有时说话会很大声。
同室其他两个病友年纪稍长我一点,我常常会对他们表示歉意,每次他们都会很和气地说没事没事,老人家嘛,能理解的。这让本来沉闷的病房增添了温馨的感觉。
有天中午守着父亲打针,我想就到医院食堂打一份稀饭给父亲,因为就只剩最后一份了,我请食堂工作人员帮忙热一热。
正热着,又来了一位抱着个孩子的女人,也说要一份稀饭。工作人员说就最后一份了,指了我说已经被我要了。
我看她抱的孩子还小,就问她是不是要给孩子吃,她说是的。我就说小孩子也吃不了多少,分点给她。
平凡的生活中,不经意的一点点小事,你不一样的态度会带给别人不一样的感受。
愿我们的生活中多一分理解,多一点关爱,这样人间会更加美好,更加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