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香么i
原是流浪的异乡客,直到遇见那片薄绿的田野,那泓戈壁中的清泉,遇见你那亩小小的心田,种着往昔、梦想,满满的快乐。我听见有人悄悄说这是你动了凡心的地方,这是你永远不及的梦。三毛于我,便是那不及的梦。
流畅的笔风在早期是那样欢快,如小巧的百灵。但荷西的死,如一条三八线,隔开了欢与悲,乐与忧。故三毛后期作品总甩不去那淡淡的忧伤,没有华丽的词藻,有的只是那一份真情。
故后期作品撒哈拉的故事里有生与死的极限,有荒凉和诡秘,有爱别离,充满生活的意义。万水千山走遍后我的心也被贴上想流浪的标签。因时间所限,那自由与流浪的信仰已融入我的血液,让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我时刻有背包就旅行,坐下就读书的冲动与平静。
有多少女生读过你与荷西的生活,就有多少颗少女的心想在撒哈拉住上一遭。当然,也就有多少父亲的一声呵斥,把女儿唤回理性与现实。甚至,我在高三的一段时间里,老师都不推荐学生读三毛,理由是怕学生去流浪,放弃高考。自由谁都向主,流浪却不是谁都做的出来。
此书包含二十六篇散矢作品和两篇首次曝光的手稿,大部分是书信或散见于报刊的文章。
其中一篇是写给蔡志忠的: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少了那份痴心和热爱,终是难以成就的。而这份“痴迷”,如果不在一开始就坚持下去,时间过了,也会淡的。只有在不断的追求里---“一步也不离弃”的追求中,人,才能在付出了若干年的血汗后,看见那个可能进入的殿堂。而今人人都知道蔡志忠,却鲜有人知道他的奋斗史。会用一首冰心奶奶的小诗“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用在此处,再合适不过。当三毛问他是否感到苦时,蔡志忠却说:“忙,累都会有的,可是我却不以为它苦”
大抵是心中那伤热爱吧。它是我们身上最柔软的部分,若是得不到或不可及,就伤心烦恼的要死;若是意外收获,又会手舞足蹈,像是刚刚刮中画片的孩子。它又是我们身上最坚硬的部分,途中受多少苦多少累都不会心伤,只因那伤甘心。而这柔软与坚硬构成了鲜明的,有血有肉,有热爱的你我。
书的最后三毛对玉莲说:“你是我所得不到的梦”。而我想说:三毛,你是我不及的梦,故梦便是梦才叫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