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动物》,号称"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小熊看完后只想说一句话——枯燥,但内容确实有道理。尤其是关于认知协调理论(可以从后文第三点开始看),算是小熊这本书中最有价值的收获。
一、从众心理与偶像榜样
小熊曾经一味地排斥从众心理,认为我读了那么多年书,我有我的想法,我绝不从众。从众心理一定是不好的。但深入研究从众心理后才发现其实不止那么简单。从众心理是个普遍的心理,这个无法否认,每个人都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比如他好的一面,父母给孩子树立榜样,孩子崇拜父母,因此向父母学习;老板给员工树立榜样,给公司创造好的氛围,大家都向老板学习(比如老板非常努力,非常勤奋的工作态度),其实都是一种从众心理。所以说真正懂一点从众心理,才能让从众心理创造价值,发挥正能量。
二、旁观者效应
遇到危险,如果身边人很多,反而没人会去帮忙。是因为人心冷漠?其实更多是因为旁观者效应。你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其实也会出现这种“旁观者”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是种大众心态,只要是人类都是这样。所以我们也不能一味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评别人,这样实际上是没用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去分析他们背后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找到解决方法。小熊总结出这种旁观者效应背后的原因,希望大家能试着去理解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真正有效得驱动别人去帮助你!
三、什么是认知协调理论?
就比如说小熊之前一个关于经济学的回答出乎意料得上了知乎日报。马上就有经济学的同学不平衡了,说小熊答非所问,回答也不专业。为什么会这样?其实用认知协调理论就很好解释。小熊不是学经济学的,但却上了知乎日报,这是现实;那位经济学的同学专业学经济学,却从没写出过能上知乎日报的文章,这是认知。认知与现实不匹配了,那怎么办,只有贬低现实,说小熊不专业,误导人,答非所问,这样认知就平衡了。所以这种解释放在键盘侠身上也同样可以解释。除此之外,小熊再讲几个案例。
四、认知协调理论的实际案例
去哪儿网之前就经常给小熊发短信说:“送你500元的酒店红包,快下载APP登录领取吧”。我还真以为有500元红包,结果下载登录后才发现,这500元红包是10张满1000减50的优惠券。哟,十张满1000减50的优惠券,还真是500元的红包呢~对此,小熊只想说——
最后,通过认知协调理论的,还可以有以下两种心理辩解。
努力辩解——付出很大努力才达到的目标(比如加入某个社团),会比其他付出很少努力就达到的目标更有吸引力。
心理辩解(不可避免性)——蘑菇很难吃,但我被告知以后每天都要吃,为了解决难
吃与每天都要吃的不协调,所以我产生心理辩解,蘑菇其实不是很难吃。
认知协调理论其实在生活中广泛用到。小熊现在越发觉得,其实知识都是相通的,懂市场营销学的人一定也懂一部分心理学。市场营销很多时候也是从心理学入手的。
这本书说实话比较枯燥,但如果对心理学很感兴趣,还是值得一看。
作者介绍:
熊家先,全国唯一本科创业专业在读学生。在通往职业经理人的路上摸爬滚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