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一些不错的城市,最想留在成都。成都的舒服是一种气氛,跟高楼无关,跟花草也无关。
走进人民公园,你就能感受到我说的这种舒服。
坐在湖边下下棋,打打牌,聊聊天。天气并不闷热,阳光十分柔和,这就是舒服。
采耳,绝对是成都的招牌。
都不用躺在那里掏耳朵,光是站在边上看着,我都觉得……好痒……哈哈哈……
广场舞见得太多了,只有这一次,我耐心地看完了一整段。
只记得音乐很舒服,舞者很自在,观众很享受~
人民公园出来,不远处就是宽窄巷子。
由于人太多,分不清宽窄巷子哪里宽哪里窄。
这里虽然也有各种小吃,各种纪念品,但仍然保留了几分不同的感觉。也许可以用文艺来形容。
乐手在演奏
师傅们在制作手工艺品
我不知道敲的是什么,还挺好听
熙熙攘攘的闹市中,竟然也有一家书店。
这只表很有意思,车轮一点一点地转,熊猫趴在秋千上,也跟着一点一点地摆动,表的萌和熊猫的萌结合得很完美~
宽窄巷子人太多,不知不觉就被挤到了出口。再坐公交几站地,便是锦里。
锦里呢,人也很多,更热闹一些。
锦里有很多红灯笼,很多小店需要沿着小楼梯上去,这景致与江南水乡倒有几分相似。
宽窄巷子和锦里的味道,在其他城市也能感觉到。真希望,成都的舒服不要在这种趋同效仿之中被打扰。
然而,成都的厚重,来自三千年的历史光辉,不会趋同,无法效仿。
这其中一定要说的是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
三星堆遗址虽距离成都50多公里,却用它几千年以来的光辉照亮着成都。
走进三星堆遗址博物馆,看到的文物是古人生活的工具或者祭祀的图腾。
这颗神树由青铜铸造,树上站着9只太阳神鸟,代表了古人对太阳的崇拜和向往。
这枚玉璋的制作工艺很考究,看上去就很精美,然而在三千年前,古人是用怎样的高超技艺完成它的呢?
古人对鸟的崇拜,来自于鸟的翅膀。有了翅膀就可以飞向太阳。
这面具很好地代表了三星堆文化,如此不同,立足于中华文明的西南。
对眼睛的崇拜,就是对远方的崇拜。
雄鸡一鸣,召唤出太阳。
下面这座人像是镇馆之宝之一,他的双手一定是握住了什么,也许是祭祀仪式上的权杖,或者其他?
这是最震惊我的文物,因为根本无从知晓它的用途。甚至无法对它命名。它太有现代主义风格了,就像个车轮。更像是三千年前古人看到的太阳。
这双腿的神奇在于人和鸟的结合,古人向往飞向太阳,就想象自己拥有一双鸟一样的腿。
祭祀用的鼎,古人将自己放在鼎下,难道是献祭的意思吗?鼎的上面是太阳神鸟。
这枚面具,眼睛凸出,头戴仪冠,在传达什么?
这是一根黄金权杖,一侧刻有鱼,神鸟,人。
三星堆文化之所以如此吸引我,是因为它充满了神秘感。今天人们对它的讨论,都只是猜测。同样使人迷惑不解的,是百里之外与三星堆遥相呼应的金沙遗址。
回到成都,下起了大雨,我的全身湿透了,雨水不时地从头发上滴落下来。
金沙遗址目前只挖掘了一小部分,就已经出土了大量珍奇的文物。
遗址当中挖掘出了相当数量的象牙,在当时被用作祭祀还是另有他用,不得而知。
遗址旁边就是金沙博物馆,遗址中挖掘出的文物就珍藏在这里。
金沙出土了一些玉器,形状是海洋中的生物,而那个时候,成都有海吗?还是贸易往来或者番邦进贡?
十节玉琮是浙江良渚文化的产物,它在千里之外的成都金沙出土,也许告诉我们,三千年前的交流与往来。
看到黄金面具,立刻想到三星堆。那时候的古人已经可以利用黄金铸造出如此精致的面具。后人认为先民在宗教祭祀中使用黄金面具。
太阳神鸟,是金沙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由黄金打造,四只太阳神鸟首尾相接,环绕太阳。体现了古人对太阳和鸟的强烈崇拜。
2005年,太阳神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西南巴蜀之地出土的金器,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象征意义,都足够代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关于成都,还有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