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说:“一提到苏东坡,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是的,在苏轼的身上,总是弥漫着一股与别的大文豪截然不同而又令人着迷的气息。那是艺术天才、渊博学者、踏月酒徒与诙谐爽直个性的神奇组合,他是一个有着孩童般天真心灵的文学巨人。我喜欢苏东坡,是因为他有喜有悲的人生,有声有色的诗词,有情有义的个性…当然还因为苏堤。春日之晨,六桥烟柳笼纱,几声莺啼,报道苏堤春早,有民谣唱道:“西湖景致六吊桥,一株杨柳一株桃。”“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就此而得名。.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横空出世,以他的天才、渊博、以他的超逸、多情,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笔精神财富和诸多传奇佳话。从四川眉山而来,一步步登上中国文坛巅峰,苏轼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形像更多的是一个诗人、词人。然而苏轼除了巨大的文学成就,在政治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曾担任过翰林学士,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参与重大朝政的决策,还担任过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等,这些都是朝庭要职。所以说苏轼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文人,他还是一个政治家。也正是因此,他的人生才一直处在政治的漩涡中几度沉浮,大起大落……
苏轼为了避开朝廷的党派纷争,自求外放到杭州为官。杭州的灵秀山水给予了他无数灵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清……”这些绝美的诗词为西湖山水增色添彩,也令杭州西湖名闻遐迩。
如果说杭州是苏轼词创作的起点,那么密州则是他词创作的一个飞跃阶段,在一个中秋月夜,苏轼因思念多年不见的弟弟苏辙,唱了个酩酊大醉,为我们带来了千古中秋绝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水调歌头》开创了中国古代词史中超旷清迈的词风,此词一出,天下中秋之词皆废。
八年外放为地方官,苏轼政绩显赫,深得民心。他在地方上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但同时也写了不少抨击新法,嘲弄新法人物的诗文。因为苏轼在当时名气极大,他写的这些抨击新法的诗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加上苏轼性情过于直率,又有点恃才傲物,口无遮拦,这样自然就有人不舒服了。
非凡而极致的才华确实是相当吸引人的,而对于一直反对变法的苏轼来说,他的诗词给他带来的不仅是世人的争相传诵和无尽赞美,也被别有用心之徒引为罪证,为他带来了几乎是灭顶之灾。
都说女人堆里是非多,而男人堆里要挑起事非来,那直接就是取你性命!本来就看苏轼不顺眼的那帮人日日夜夜都想扳倒他,苦于无从下手。以李定为首的一帮奸佞之臣广泛收集苏轼的诗词,从中挑出刺眼的文字,以“讥讪朝政,愚弄朝庭、毁谤君相”的罪名弹劾了他。一来二去,宋神宗的火就被点燃了。神宗把这个案子交付给御史台调查处理,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就称为“乌台”,所以苏轼的这个案子史上称为乌台诗案。朝庭派人千里缉捕,苏轼锒铛入狱。
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乌台诗案可以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最黑暗的一幕,泱泱诗国,首开文字获罪的先河。以李定、舒亶、张璪为首的酷吏对苏轼展开车轮式的严刑逼供,欲致苏轼于死地而后快。苏轼在大堂上说:“以诗刺政,乃诗之美,你不懂诗,非我之过也!”又说“天下无物不能夺,唯匹夫之志不可夺!”然而,文若断章取义,何愁不能曲解?意欲横加罪名,又何患无词?可怜一代文豪受尽酷刑拷问,朝不保夕,命悬一线。
我本人看到苏轼这段经历时,忍不住几度落泪。真是应了那句古话:“宁可得罪君子,万不可得罪小人。”自古以来,小人从来都是一朝生仇怨,朝朝思报复。历来奸佞之臣,皆以忠君自居,且睚眦必报。就如史上最大的奸臣秦桧,用十二道金牌调岳飞回京,目的就是为了加害于他,居然也打着忠君爱国的大旗!凡是这种无耻小人,既不能安邦定国,又不能造福一方,玩弄权术却是一流,如此奸佞之徒最终皆被后世所唾弃。
乌台诗案因多方施救,苏轼得以死里逃生。一是神宗的袓母曹太后的干预,二时朝中的一些正直的老臣,还有当时已退居江宁的王安石给神宗写信说:“哪里有圣明的君主杀有才的士大夫的?”王安石虽然与苏轼在变法上政见有所不同,但人家不会背后下黑手,所谓对事不对人,这才是真君子所为。再加上神宗本人一直非常赏识苏轼的才华,多次读他的诗文都称他是天纵奇才。历经一百多天的牢狱之灾,苏轼终于重获新生。否则,我们也就看不到后来他在黄州的三次歌咏赤壁,看不到他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自苏轼故去至今已近千年,问世间可还有第二篇这样大气磅礴、优美绝伦的艺术绝唱?
乌台诗案重获自由后,苏轼被贬谪黄州。在这座远离京都的江边小城,苏东坡一方面积极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一方面认真反思自己性格上的弱点。闭塞的环境反而成就了伟大的心灵,黄州也成为苏东坡文学创作的一个圣地。回想世事变迁,宦海沉浮,他把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都凝聚在了长江边的赤壁上,发出了响彻千古,至今犹萦在耳的天籁之音。黄州三次歌咏赤壁,,是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同时也是他内心对世人的一次深情倾诉。
有人说苏东坡是政治白痴,每次都站错队。我并不这样认为,他一点都不白痴!他生性耿直,疾恶如仇。他不愿意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见风使舵、随波逐流,宁愿外放为官,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哪怕一贬再贬,贬到天涯海角的海南,他也照样著书立说,一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超然旷达。这才是苏东坡的人格魅力之所在。
苏东坡是一个性格鲜明的大文豪、大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创新的画家。他一生历经磨难,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流放,大半生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尽管多次遭遇不公,苦难深重,但他却没有抱怨和颓废。在文学的山峰上越攀越高。他也曾东山再起,正值盛年之时进入中央政治权力的中心,贵为帝师。但他终究是一个文人,他的身上有着所有文人都有的通病,那就是书生意气,不合时宜。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放眼天下,自古以来但凡是极具才华的文人,没有一个是过得舒舒服服的,话又说回来,若是日子过得太舒服,哪里能写出传世佳作?所以苏东坡自己也说:“诗人例穷苦,天命遣奔逃。”
苏东坡是艺术天才,同时也是广为百姓爱戴的清廉之官。他是热爱自然的诗人,词人,对人生抱有一种极度乐观,随遇而安的豁达情怀。若不是长其的贬居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他应该可以更长寿,为后世留下更多不朽的佳作。王安石曾说过,世间再过几百年才能出这样一位人物?
感谢苏东坡,让我在喧嚣浮躁的都市生活中,读着他的诗词,就如同感受到一丝旷朗的清风迎面而来,醉人而美好!我仿佛看到一位豁达乐观的智慧长者,正从苏堤上微笑着缓缓而来……
东坡先生,别来无恙?
文|兰馨瑶
笔随心走 坚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