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弹【锅包肉】
不知为何,我对在特定地点吃特定的菜这件事,特别执着。就比如说,在东北菜馆,必须点上一盘锅包肉。更不知为何,我对锅包肉的味道更是执着。
地道的锅包肉,是精选一块上好的猪里脊,片成薄片,裹上一层面芡,放入烧至翻滚的油锅中炸至蓬松金黄,快速捞出锅,淋(lin四声)去多余的油。同时用糖、醋、料酒、味精、盐兑出酸甜诱人的浇汁烧热,浇在刚炸好的肉上,装盘后再撒上一把香菜叶,是以里酥外嫩,香飘十里,酸甜可口,最是下饭。
说着容易,但东北人都知道这菜难做,费功夫。
首先,勾面芡是考验厨师的第一道坎儿,勾稀了,肉一过烫油,就会炸焦变得发柴难咬;勾厚了,就会肉面分离,吃起来像是肥肉泄口。
其次,下锅炸是第二道坎儿,多大火候配多高的油温,什么时候颠勺,能让肉的双面受热相等,还不会溅出油烫自己一身,也是门学问。
最后,也是我最看重的一点,就是浇汁的酸甜度是否爽口。过酸倒牙,过甜又反胃。做咸了那是溜肉段,糖多了是咕噜肉;汁浇不透,就成了软炸里脊,汁浇的太多,又会损失肉皮的酥脆。
但上面这些尚可原谅,起码做法对了。最不可原谅的是,某次在一家号称地道的东北饭馆里,满怀期待的点好锅包肉,一端上来,差点让我有“把厨师叫来,分分钟砍死你”的冲动,因为上来的冒牌货,是拿番茄酱勾兑的“番茄肉”。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径,真是令吾等吃货发指,叔可忍,婶都忍不了。
说到底,这道菜最重要的就在于厨师手上的“准头”,多大的火,多热的油,多少糖配多少醋,甚至连肉出锅上头点缀多少香菜,不会被夺味儿,出锅多久吃最合适,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影响着整道菜品的滋味儿。
有时候,“做好了”和“办砸了”也只差在毫厘之间。
厨师手上的准头,就好比生活中的“度”。
人际交往中,这个“度”体现在心中若有准头,这个度自然容易度量,只可惜许多人心中秤砣不稳,相处之度把握不准,以至于“交浅言深”,“边界不清”等禁忌成了坏了一盘好菜的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