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另一个时空里的人写给我们的信。
在印刷技术时代,读书是我们和人隔空交往成本最低的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不同空间里的人可以直接交往,电话、QQ、微信、弹幕、直播、真人秀…。
社交形式一变,读书这事跟着也在变,在马路,公交,地铁,任何地方,人们拿起了手机。
于是有人就在骂一一碎片化,伪学习,浮躁,浅薄。
其实想想,那些捧起的纸质书,不是和捧起的手机异曲同工吗?
只不过是人们从印刷品阅读转换成了屏幕阅读罢了。
读书是跨时空的社交方式,从前人们不得已只有这一种社交方式,而现在有了多种的社交方式,(微信读书,QQ读书,喜玛拉雅…),一部手机便可完成。
在手机的情境里,人们的阅读量实际上是猛增的。
你别嫌碎片化,如果没有手机,那些碎片化时间是被浪费掉的,因为你不可能在走路开车时一直低头阅读纸媒。
遛狗时不可能拿本书边看边遛,但可以用“微信读书”听一节书,我就是这样听完《刘大猫的财富之旅》的。
从这点来看,阅读量是不是增加了。
现在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的年轻都市白领带着耳机若有所思念念叨叨,你可能认为是在发神经聊八卦,但我更相信那是在听微课或背英语单词,而这种学习形态是以前带不来的。
其实我们仔细的回想比较一下,难道以前的学习不是碎片化吗?
你去学校从一年级二年级一直读到大学,都是通过一堂堂45分钟的课来完成的,而每堂课学习的内容又有所不同,你也是通过一学期一学期才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学完,难道这不是碎片化学习吗?
是呀,你可能会说,这不一样,在课堂上45分钟是没有干扰的,学习质量肯定不一样啊。
对,我承认,课堂是和公交、走路、上厕所环境不同,但我问你一个问题,既然课堂环境好,那为什么还会出现学霸和学渣呢?
回答不出来了吧。
其实相对于碎片化学习的问题,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小明同学,问你个问题。
是傻傻的坐在公交地铁上,还是听节微课背几个单词,
老师,我选择傻傻滴!
滚出去!
伴随着技术的改进,人们交互的学习方式也必将改变。
以前老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而现在在互联网的世界可以面对无限多的学生。
所以我们不必苛责哪种学习方式,也不要嗔怪现在的人不读书了,其实真正的原因不是人们不读书学习了,只是技术改变了人们读书学习的方式而已。
不久的将来也许你会看到,只要往人的大脑植入一片芯片,知识便安放在了你的大脑中。
也许有一天,眼睛对着一本书的二维码扫描一下,整本书便装进了大脑。
哈哈,对于我的突发奇想,你是不是也要点个赞!
昨天吴伯凡老师讲到了一个概念:“盲维”。
就是几年前你看到的一个事情和几年后的感觉不一样了,因为你经过了几年的历炼之后,打开了新的认知维度,即使世界没有变,但你看到的世界跟以前已经不一样了。
所以,我现在说的话,但愿都是错误的,因为,我在历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