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uo散文随笔||碳达峰、碳中和,为了子孙后代的绿水青山
作者||yesuo
前几天(2021年9月),全中国议论得最多的就是“拉闸限电”,先是机关公务员队伍带头节约用电,接着东南几省工厂轮换供电,最后东北停电停水影响到了居民生活。
能源危机,用电荒真的来了吗?
历来年末都是用电的高峰,偶尔拉个闸限个电也是有的,但是很快就会过去,所以一般人都没什么感觉。
今年的拉闸限电来得早了点,十月刚到就一片恐慌了。
发电我们一般用的是煤,当然还有水力、风力、核能、太阳能、石油、天然气等,但主要的还是煤碳火力发电。
大家对山西煤老板印象很深,山西是产煤大省,我国也是煤炭储量、产量世界第一的。
世界煤炭储量前五名:
第一名:中国、16666亿吨
第二名:美国、4454亿吨
第三名:俄罗斯、1570亿吨
第四名:澳大利亚、1448亿吨
第五名:印度、610亿吨
有专家测算,如果照目前这个用法,煤炭还可开采226年,前几年叫嚣得很厉害的,说石油还可用40年,其他有色金属、稀土等资源的使用年限都很有限,是不是很紧迫的样子?
石油和黄金一样,其重要性不言自明,而煤炭其实也是一样宝贵的资源,不可再生。虽然专家们有些唬人,但我们还是应该为子孙后代计,节约使用有限的资源。
关于石油、煤炭不但资源有限,其对自然界造成的污染破坏力也不容小觑,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化次生灾害,以及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等,所以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考虑用水力、风力、太阳能等绿色资源来替代煤炭发电。
关于电,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机。其后,1880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上市。
如今,无论生活还是生产,已然离不开电力了。那过去没电的时候,老祖宗们是怎么生活的?用柴、煤、石油,同样现在发电的原料主要也还是煤、石油,只是转换成电后方便了许多。
二十世纪以来,因为电力的出现,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但工业化大生产对能源的消耗也是惊人的,全世界百年的消耗量估计比此前近万年的人类消耗量都要大。
作为人口大国,中国的能源消耗自然占了很大的比重。2020年中国全年发电量达7.779万亿千瓦时,占全球发电量的29%,是第二名美国4.287万亿千瓦时的近一倍(印度1.561万亿、俄罗斯1.085万亿、日本1.004万亿)。
2020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7.51万亿千瓦时(7.51万亿度,其中老百姓生活用电1.09万亿度)。
2020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中国最先控制住疫情蔓延复工复产。同时2020年也是中国向世界承诺控制碳排放,碳达标的年份。
2009年9月,中国时任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演讲,称中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即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比重达到15%左右。
2020年中国发电量中,火力发电量占71.2%;水力发电量占16.4%;核能发电量占比4.9%;风力发电量占比5.6%;太阳能发电量占比1.9%,已经远远超过了既定目标。
现在及今后,核电、智能电网、光伏、新能源汽车、清洁煤发电等必将会引领潮流。
什么叫碳达峰?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碳中和呢?就是通过植树造林等环境治理,让碳排放收支相抵,完全归零。
2020年,中国政府又提出了新目标,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人说话历来是算数的,中国领导人说话历来也是算数的。绿水青山,我们一定要在我们这一辈人手里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不仅要保证子孙后代的能源使用,更要把已经污染的地球恢复原貌。
既然话已经说出去了,我们就要奔着这个目标努力,既然努力,我们就不应该再过着原来那种恣意妄为的生活了。
要实现碳中和,其实无非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绿色植被碳吸收两种途径,除了植树造林,我们主要的努力方向就是节约用电、减少碳排放。因此我倡议:
1、政府层面减少亮化工程、政府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大型面子工程建设。
关于楼堂馆所,中央早在2013年就下发了《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
什么是楼堂馆所?办公楼、会议楼、大礼堂、招待所、展览馆、纪念馆、俱乐部、干休所、疗养院、有较高级装饰的干部宿舍和干部病房以及以各种中心为名的此类项目。
可事实上的执行情况又如何呢?
2、企业层面减少高能耗产品、重复盲目大生产等浪费行为,确保民生,合理消费。
企业层面的浪费也是惊人的,比如房地产业,造了多少“鬼城”?政府出面企业投资的人为“人文景观”、“游乐场所”等等。
经济学家们一直说“产能过剩”,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朱门酒肉臭”,一方面“路有冻死骨”。
比如奢侈品消费,除了豪车,还有私人公务飞机,上海外滩18号的珠宝、服饰、配饰以及饕鬄美食,有多少不是排场之外的浪费?
有钱人也罢,小资一族的浪费同样让人惨不忍睹,“女人的衣柜永远缺一件衣服”,而生产企业的库存永远堆积如山。
3、个人层面节约用电、绿色出行(大力推行短途自行车)、控制个人消费(垃圾食品少吃,日常穿戴够用就行,限制电竞游戏类泛滥)。
个人层面的浪费虽然相对来说微不足道,但几亿人的同质化绝不亚于一场地质灾害。用放纵人的欲望,来伤害人的身体。
让我们来看看旅游景点的垃圾、小吃一条街的垃圾、演唱会后的垃圾,堆积如山的快递,永远不够用的居民区垃圾桶,最后人满为患的医院。狂欢过后必然落得满地鸡毛。
如果大家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就会发现一切错误的根源在于形形色色的每个人,人受社会的影响,反过来每个人的思想行为又影响了整个社会。
唯有小国寡民,方能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