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叫做“父母皆祸害”。
在2017年被官媒点名批评之前,无数被家庭伤害的孩子,将自己悲伤、无助、苦楚的往事记述在帖子里,寻求情感上的宣泄和协助。
一般情况下,新人进组都会先描述自己的经历:有人饱受家庭暴力的折磨,有人被语言暴力的摧残,还有的人只是为了说几句泄愤的话。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从这个小组里,我们可以发现,成千上万的中国家庭背后,正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小组当年有一个热帖,名叫“谁差点被父母杀掉,来报个到”,里面的故事个个触目惊心。
“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我弄丢了10块钱,大冬天让我穿个内裤跪门外面,因为我一直在外面哭于是我爹把我踹下楼梯了。”
“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因为背不出来音标被我妈拿凳子往我身上摔,同学来家里叫我一起去上学,她让同学在旁边看着然后继续打我。”
“我妈因为我没有按照她的要求写数学作业而是写了英语掂菜刀追我,还朝我脸上摔了一个瓷碗。”
“我妈妈把我从五楼阳台上推下去,我死死抓住晒衣服的铁丝才没下去。”
“我从小被我妈打了N次,青春期和我爸顶嘴,我爸把一壶刚烧开的水,往我身上泼。肩膀全烫伤了。我妈带我去医院,因为要花钱,我妈又在护士面前狂骂我。”
都说“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可这句话再怎样暖心,放在这些帖子面前,也显得有些可笑了。
小组中常常有人提出想要杀了父母,组内成员很少有劝谏和疏导的,反而是以支持和围观居多,话语中的冷漠和刻骨的恨意都让人为之一寒。
这个豆瓣小组成立于2008年,里面很多的观点在现在看来或许偏激,但是却依然值得反思。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岁月里,这些羽翼未丰的未成年人,在那个匿名的网络环境下用自己最朴素的语言表达心中深藏的痛苦。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当年,只有在那个抱团取暖的地方,他们才不会被人指责是“忘恩负义、大逆不道”。
案例分析1
去年,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北大男生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的文章。
文章的作者是一名北大的高材生,全文洋洋洒洒一万多字,主旨却只有一个:控诉父母对他的“肆意操纵”和“冲突”,把他当作“炫耀”的筹码。
而在写下这篇文章之前,他已经12年没有回过家了。
作者最后一次在家里过春节,当时来了一个小时候取笑他不会剥鸡蛋的亲戚。
“她看我正在做一件塑料模型就瞟了我一眼,讪笑道:原来你只有玩模型时,动手能力才不那么差。”(这个母亲的口气行为和许多母亲一样,极尽讽刺缺乏欣赏与尊重!)
因为剥鸡蛋的事,作者在过去的几年间频繁遭到嘲笑,这次便没有忍住,猛地站起来怒视相对。
“这次,父母依然没保护我,也没对亲戚说不。”
这样的失望,在全文中出现了不止一次,而2005年的春节,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作者而言,他在乎的不是自己被中伤过多少次,而是当自己被中伤的时候,原本应该保护自己的父母,却毅然决然得站在了伤害自己的一边。
名人真实案例2
成龙女儿割腕自杀,亲生母亲失控大骂:不是你死,就是我死!
昨天夜晚少年
成龙大哥的一双儿女,真是不给他省心。
前不久,吴绮莉报警称女儿将自己反锁在屋内,担心她有危险。
可是在出动了大批消防人员后,才发现原来只是吴绮莉想借警方联络女儿,母女俩因为吵架,已经有近20天没有通讯了。
母女吵架,结果吵到动用地方警力出面解决。
大动干戈之后,也只换来小龙女轻飘飘地一句:你需要看医生了。
吴绮莉和吴卓林母女俩这样惊天动地式的吵架方式,也不是第一次了。
2017年7月份的时候,吴绮莉还曾报警说家里“被盗”,说丢了价值十几万的衣服和珠宝首饰,而她口中的“盗贼”就是自己的亲女儿吴卓林。
不久之后,吴卓林主动找媒体回应,澄清自己没有“偷东西”,拿家里的东西也是和母亲商量过的。
吴绮莉两次“报假警”寻找吴卓林,吴卓林也曾经有两次报警要求“逮捕母亲”。
吴绮莉越是离不开女儿,吴卓林就越是憎恶自己的母亲。
当吴卓林向全世界公开自己的同性恋身份的时候,吴绮莉一边说着:无论怎样我都爱你,一边却拒绝接受女儿的同性恋恋人。
冲突之下,吴卓林自残、离家出走,最后甚至住进了医院……
在吴卓林还不长的人生历程中,她和自己的母亲就像十年前的狗血肥皂剧一样,分分合合,关系好的时候彼此温情脉脉,关系不好的时候却剑拔弩张。6
据说吴卓林第二次报警抓母,警方到达时,吴绮莉正歇斯底里地对着女儿骂道:“不是你死,就是我死!”
这个年仅20岁的女孩,在过去的几年间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上一次热搜,并且每上一次,都会刷新我们的三观。
她有一个“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的父亲,还有一个对她溺爱无比,但又喜怒无常的母亲。
这几年有关于她的关键词分别是:吸烟、纹身、自残、报警指控妈妈家暴、出柜、乞讨.......
吴卓林就像她母亲当年那样,用自己的一生作为赌注,用自甘堕落来报复这对伤害她的亲生父母。
原本应该是骨肉至亲,到如今却几乎反目成仇,这样的人伦惨剧,不禁令人扼腕。
曾经有人问:爱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知乎上有一个很美的回答:就像是突然有了软肋,又突然有了铠甲。
可是如果在这份爱里,软肋一次次被攻击,铠甲又形同虚设,那让我们怎样接受这样的感情?
在2006年的电视剧《天道》里有这样一段台词:
“如果您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了。您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
“都是为了你好”、“等你长大了你就懂了”,这是每个父母都会说的谎话。
而“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孩子永远是父母的心头肉”,则是每个孩子的自我欺骗。
我们首先需要面对一个事实:父母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高尚。
就像是《请回答1988》中说的那样: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啊。
所以为人父母也是要学习的。
正因为爸爸妈妈并不完美,他们也常常会犯错,会迷茫,会有私心,会走极端,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问题,这么多的无奈。
如果事事强调“爱与亲情”,而不是“是非曲直”,那父母的爱,迟早会成为捅向孩子最锋利的一把匕首。
为人父母者,只有时时自省,才能真正发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学习家庭教育刻不容缓。
否则,一切都不过是画地为牢、自欺欺人罢了。
来到孟母堂公益家庭教育课堂。让我们每个人学习如何正确的爱孩子。如何认识爱,学会如何爱,用爱去面对生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