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中时,曾经对一个英语很好的同学不服气,拿这句话“考”过她:I love you not because of who you are, but because of who I am when I am with you. 这句字里每一个词我都认识,就是说不出翻译,似乎语法不对,句意扭曲。反正最后我们一起陷入了迷茫。后来在网络上看到了更符合的翻译——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因为我喜欢与你在一起时我的感觉。
高中时认为,爱一个人就是爱一个人。可以爱他的外表、物质条件、品格甚至是他的言谈举止,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高考过后,爱情终于不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终于不需要再偷偷摸摸。经历过之后,才大概能明白,爱情爱的是自己。
喜欢和你在一起时自己舒服的感觉,不拘束又很温暖。为你做很多事情也心甘情愿,收到你的祝福、鼓励和关心就是世界间最棒的事。吃饭时想到你,睡觉时想到你,听音乐时想到你,坐汽车时,走进人群中时,从窗子向外望去时都想到你。想到你,心会忽然温暖。 看到一个数字都能想到你的生日;听到的谐音都能想到你的名字。会看你所有的博客、朋友圈和微博,看你分享过的东西,听你喜欢的音乐,看你喜欢的电影,以为是不是这样就能离你更近一些。
曾经问过一位老人,恋人之间的爱是什么?他回答:首先是喜欢,是独占。我:呃,然后呢?他回答:幸运的独占终老。——这很温暖,不是吗?爱是包容,爱你的优点,也爱缺点。 《圣经》对爱有这样的描述: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作家水木丁的书《我们心中的爱和怕》里的一句话:如果你一定要爱一个人,就请你爱他如他所是。爱他的赤子之心,也爱他的时而幼稚,爱他成熟稳重,也爱总是他安静少言。
你对自己的感情及他对你的感情充满信心。你乐于接受两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当你们在一起的时候,你还是你自己,这就是爱。当一个人会为对方找很多理由,去合理化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这也许就是一种自作多情。
张爱玲说的:爱上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但我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一朵花来。
我认为相爱的两人,性格喜好应该是相似的,而不是完全互补的。这样才会有共同点,而不是一味忍让,以至于失去生活原有的乐趣(仅代表个人观点)。
看过另一篇文章,说:有趣,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所以我还认为,找喜欢的人一定要找有趣的。不是指那种只会讲很多黄笑话的人。这种有趣,是可以让你不断保持新鲜感,不会厌倦,同时身心舒畅,有不断的惊喜,而不是惊吓或愤怒(还是仅代表个人见解)相爱的两个人,起码应该拥有一些默契。
“相亲不应该是严肃的吗,对方很可能就是你以后共度一生的伴侣,你们的基因将契合出一个完美的下一代,你们的人生将合二为一,你们毫无关系的血缘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可能你毫无信仰,但是结合后,你的后半生将会有一个必须忠诚的对象,荣辱与共,休戚相关,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开玩笑?”————我忘了在哪篇小说看到的了 ,就是感觉好有道理的样子。
所谓的“情商”,说穿了就是一个人可以和另一半良好地、有水平地相处的能力。你有觉察自我的能力,有觉察对方的能力,有觉察到自我和对方之间发生了什么的能力。有了这些作为铺垫,便能够在关系中用一种恰当的、智慧的方式去调配,去安排。
1.表达你要的,而不是不要的。
2.表达你的感受,而不是情绪。表达自己是愤怒的,而不是愤怒地去表达。
3.表达你的需求,而不是抱怨。不要让对方猜测,我想要什么。
4.表达你要去的方向,而不是抱怨你所在的位置。看最终结果,而不是陷在事件之中。
开始抄袭了(/ω\)又跑题,哈哈哈
——安先生,请问您写完这文章有什么感受?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呜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