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生活在几间瓦房圈成的小院里,瓦房侧面有一间独立的平房用作炊事。平房面积不大,屋顶拾了一圈镂空的砖墙,夏天铺上一条草席刚好躺在上面,看着白云在指缝间流淌,指望着下一刻就轻飘飘地荡在脸上。
平房有两个入口,严格地说是两道门,一道藏在院子里,另一道打开别有天地。四四方方的小菜园被嵌在矮矮的砖墙里,地面没有下脚的地方,踩下去必然造成伤亡。如果你腿够长,跨过去就是别人家——
我爸不事劳作,除了墙角埋下几颗种子据说是丝瓜,其它就随意生根发芽。不用多久,墙上地下爬满了深深浅浅的绿色,远远观望俨然一座不修边幅的花园风景;挨进了才发现被骗,这不就是无人打理的小菜园嘛。
我爸对此颇为满意,有时来了兴致,就戴上草帽,卷着裤管(完全没必要),双肘支撑着后腰,面露满足欣慰…好像这不是一片菜地而是我妈年轻时的照片,可惜常常被蜜蜂和蚊子赶出去。
———————————————————
不久之后,矮墙外面的另一户搬到了城里。这样一来,我们就能随意地跨过来、跨过去…某天晚上睡得正香,后院突兀地传来一阵动静,有节奏地敲击混合带着腔调的小曲,表演者很尽兴,完全没有扰民的压力,我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融进了调子里。
天亮了,大概还没亮。有人气冲冲地闯进了后院,打算抓住这个装神弄鬼的东西。据我妈回忆,大清早扰民的是杀猪的邻居,半夜敲梆子的是附进镇上的神经病,于是我们几个小孩约好了去会一会。
这是一个看不出年龄的男性。瘦弱的身躯包裹在一团衣服形状的破布里,头发没有想象中的纠缠,只是一缕一缕地竖在那里。苍白的皮肤看不出表情,我们一靠近,他就钻进了房子里。等他不在,我们悄悄潜了进去,除了几堆发臭的垃圾,还有一床露着棉絮的破被。对这里瞬间失去了兴趣,因为太臭默认是今后玩耍的禁区。接下来菜园子彻底荒废,我爸用铁丝把后门的把手拧成牢固的形状。这意味着以后得花钱买丝瓜,苋菜、辣椒,豆角和香菜…意味着这扇门真正的融入进这堵墙里。
小孩的眼里,时间过得并不很快,终于挨到了又一个新年。三十晚上,后院不紧不慢响起了梆子声,欢腾热闹的除夕…那个人依然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我妈我爸交头接耳,随后从厨房端出去一海碗的水饺——我隐隐约约知道送到哪里,可惜嘴里含着点心,手里攥着烟花,眼睛还顾着别的方向。
烟花三月,天气回暖。清晨的池塘泛着白茫,拘一捧还沁凉。中午放学,碰到后院的那个人提着两尾活蹦乱跳的鲢鱼,正站在青砖铺就的院子里。我爸明显一怔,随后郑重地把它们接进瓷盆里。那个人从头到尾没发出一个声音,所有的表达都显示在行动里。回头的时候,我刻意退了两步,他特意让了两步,脸上却显得挺高兴。那鱼在瓷盆养了几天,我妈几次皱着眉头自言自语:“那水肯定很凉。”
从那时起,我知道了关于他的“身世之谜”。据说这个“神经病”原本是某大学的研究生,因为感情问题精神受到了刺激,从此拒绝和家人来往,拒绝和这个世界再联系。一个人疯疯癫癫了好几年,其实只有三十多岁。
………………
从那天起,他再也没有踏进过这个院子里,偶尔敲梆子的声音提示着那个人还活在那里。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两年…直到某一天才恍然发现,后院的垃圾依旧堆在里面,那个带腔调的小曲却很久很久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