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图书馆借了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大概用了一天的时间读完,最令我深有感触的就是对于孙有元的遭遇,他有着漫长的一生,而他自己却对此却是难以忍受的。
之所以说他是难以忍受选择死亡,直接原因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灵魂飞走了(我觉得他这是在为自己的死找的一个说服自己的借口),所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选择默默地等待一劳永逸的死亡。(用一劳永逸形容死亡,是余华在作品中的原话,我对此不甚理解,如果结合余华在《活着》的序言中提到的活着的力量来自忍受,那么死亡是一劳永逸便相对可以理解一二了。)
而我认为他选择死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的儿子孙有才对他的明里暗里的挤兑与虐待。无论是精神上对尊严的凌辱,还是生理上的不给吃饱饭。
当老人孙有元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他能选择的只有忍气吞声,毫无招架之力。他对儿子的惧怕程度,从他不小心打破一个碗还要通过怪罪到孙子头上才能免除指责的情节就可略知一二。当我看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感觉老人用心生存的心酸。
我不知道那个年代里的生活是有多么不容易,也不知道赡养一位老人需要多少人力财力,但是我知道你面对的是生你养你的人,你是如何能做到这般地步的。如果你对待他都这么无情的话,你如何才能做到有情有义对待别人呢。
我从头至尾都没有看到他作为儿子应该孝顺父亲的一面,只在他父亲最后死的时候,他喃喃自语:“爹呵,我对不起你啊。爹呵,你苦了一辈子。我是个狗杂种,我不孝顺你。可我实在也是没有办法呵。”
我只想说,你谩骂父亲也是没有办法?你想方设法地不让父亲吃饱饭也是没有办法?你好好孝顺你的老父亲有那么难么?
在这里,我不是单就作品中的背景而言的,其实,我也相信,无论是在哪个年代,或者哪个朝代,这个理儿都是这么个理儿。
这里姑且先不说老人是什么样的脾气秉性,当然,在这部作品中没有什么地方体现出老人孙有元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以至于能让儿子这么对待他。
即使像现在热播剧《欢乐颂》中,樊胜美面对妈妈那样不可理喻的行为,她还是会一边委屈地哭着一边找男友想办法,虽然她的有些想法值得商榷,但是就她自己对待母亲的态度上,我是真的可以理解的。
不管母亲怎样不公平地对待她,可她的心里始终都认定那毕竟是自己的母亲,她不能眼睁睁地不管,这也正是她矛盾纠结的所在。
倘若她的母亲不是这样没有原则,倘若她的家里没有这一堆烂摊子,倘若她能很好地解决家里的问题,又或者她根本没有受家庭情况负累而顺利地恋爱结婚,那她该是个幸福的孝顺的女儿,可是现实却让她的孝顺变得那么难。
虽然这其中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可能值得考量,但是她的心我们是可以理解的。那就是作为子女对待父母的孝心,那份慈悲之心和感恩之心。当然,对于其正确合理的发挥那自是另一话题了,这里暂不言及。
其实,现实生活中,对于子女赡养老人方面存在的问题早已是嚼烂了的话题,但其依然生生不息地活跃着。尤其是在农村,在子女多的那辈,更是屡见不鲜。
要问真正和和气气地解决赡养老人的问题的现象有么?那自当不必质疑,肯定是有的。这样的美满的画面自不必去论及。若说为赡养老人姊妹几个闹得不愉快甚至大打出手闹上法庭的更是比比皆是。
在我们村子里,就说我家邻居吧,老人分家产的时候没能一碗水端平让几个儿子都满意,等老人生病住院了,要让几个儿子均摊各种费用,当初分得少的自是不大乐意,分得多得则一直强调要均摊。
这样的情况,他们各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打算。吃亏是福,毕竟也只是安慰别人的一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话。
等出现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总感觉有口气堵在心头喘不出又咽不下。堵得人发慌难受,想要找个出口发泄,这就像在兄弟间埋了个不定时炸弹,一旦维持不了面和心不和的局面,矛盾的显露也只是早晚的事了。
也许,如果老人没有一分钱的话,给老人看病的钱怎么着都会是这几个孩子一起出的,但是前提却是有了不公平的对待了,有了利益的权衡对待老人的心也就不那么纯粹了。
说到底,这样的局面也不是一方面造成的,我们也无权去指责谁,既没有立场也没有身份。
只是那些还在纠结的人忘了自己本来应该干什么了,问题的本质不就是让老人安享晚年么?
从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注定的那一刻起,子女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就是呈不规则递减的特殊函数的,定理就是感恩,常数量就是孝心,至于其他是容你自己添加的。我相信这个函数计算并不难,只是需要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