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最期待的两部电影,《我不是药神》和《邪不压正》。
看完之后,深感我姜文大导演的《邪不压正》遇到了对手。
看海报,看演员(徐峥,王传君),看监制(宁浩),这分明是一部喜剧阵容无疑了,但是怎么看着看着,竟止不住落下泪来。
如果你还没看这部片子,那么我可以给你点线索。从剧情上看,这就是中国版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从冲突来看,这就是中国版的《辩护人》。但是,无论你能从美国还是韩国的电影中找到一丝影子,还是应该庆幸这样的片子能够通过审查,在影院播放,让更多人知晓这一真实的事件。
是的,这是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与真实事件相左的是,真实事件的主人公陆勇本身就是位慢粒白血病患者,在高价药的逼迫下,他代购国外仿制药就是为了自救。
而电影中的主人公程勇,他并不是位病人,他只是位有家暴倾向,被妻子抛弃,生意又不顺利甚至连房租都交不起的loser,他走私仿制药的初衷,就是赚钱。
那两人的结尾又如何?陆勇以涉嫌“妨碍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提起公诉,但是几百名慢粒白血病患者联名写信,请求对陆勇免于刑事处罚。最终法院判决陆勇无罪,并说“如果认定陆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将背离刑事司法应有的价值观。”
再来看程勇的命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或许对电影来说,这是一个比无罪释放更能体现戏剧冲突的结尾,也更印证了公安局长的那句“法大于情”。在触动人心最敏感的神经方面,这个结尾的改编算是成功的,如果更追求艺术价值的话,那段病友长街送程勇的片段可以删去,但是这样,也许观众会受不了,也会难通过审查吧。
中国很多优秀的片子,在艺术价值和观众承受力的选择上,都一致的选择了后者。
比如《活着》。余华的原著中,福贵的所有亲人,朋友,在一次又一次的意外,打击或病痛中死去。只剩下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而在电影中,最后一个镜头是,福贵和妻子家珍,儿子馒头围坐在一起,向往着明天美好的生活。
再比如《陆犯焉识》。原著中,陆焉识带着婉喻的骨灰出走。而在张艺谋导演的《归来》中,焉识陪着失忆的婉喻一起等着焉识的归来。
电影作为在两小时内就要结束的艺术作品,最后如果给观众一种抓狂,堵到无路可走的境地,无疑是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片子没错了。但是,在中国人的“好人就会有好报”的思想中,如果不给主角找到一个出路,可能对观众来说,确实很影响观影感受。试想如果你花着钱,两个小时出来,心里堵到无处发泄,那可能这种类型的片子很难有市场了吧。
我是一个会带着情绪去看电影的人。
从电影院出来,我就跟老王抱怨,那个卖高价德国格列宁的厂长真是坏透了。老王是个理科男,他立刻反驳我:“不,你知道研制一种新药所需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临床试验成本等等这些吗?所以研制出一种新药卖的贵并不是没有道理。”
是的,本来想将心中的愤懑宣泄于一个反派角色上,但在影片中却找不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这充满无奈的矛盾,在片尾曲中的歌词中找到了答案“没有神的光环,你我生而平凡。”谁都无奈,谁都没错。
刚说了,我是一个会带着情绪去看电影的人。所以,我也很感谢导演没有过分的煽情。
即便是在买假药的病患全部被抓,老奶奶拉着曹队长的手诉说自己的苦衷时,也并没有让老奶奶痛哭流涕,更没有俗气的下跪片段。只是满眼乞求地说:“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谁家能不遇上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你这一辈子不生病吗?”这种反问让任何人都无言以对。
影片的最后,格列宁被列入医保,这是在舆论和现实压力下所做的最好决策。那如果再有类似案件发生呢?也许透过电影这样娱乐化的方式,寻求一条既能满足制药厂有足够动力研制新药,又能让普通老百姓买得起药的合法化道路,才是电影带来的最终归宿。
自韩国拍出了《熔炉》,《素媛》,《辩护人》等。他们似乎就变成了“别人家的电影”,评论处处可见“甩了我国几条街”。更不要提欧美等国家,更是早就有《辛德勒名单》这样的史诗级电影。
今天,中国终于拍出了属于我们的电影,可即便是这样的突破,依旧有人持鄙夷态度。说什么对现实的探讨不够深刻,说矛盾不够激烈,说程勇的转变太生硬,铺垫不够,说镜头不够干脆利索。
想起自己高中时看电影,没钱去电影院,只是用一个MP4,屏幕虽然小,但画面却被无限放大,眼球从小小的屏幕中杀进去,情绪跟着情节跌宕。那会儿不会分析,也没有过多的评论左右你的审美,但那时候心中总是有一团火,一个星期都烧不完。
现在,不用情怀看,用技术看,用别人的眼睛看,充斥着狭隘的分析欲,真怀念那时候,听见高深的理论分析真烦真烦,那是打火机,是用来点烟的,我要篝火!我要跳舞!
希望也能用你的情怀来看这部电影,他已经是中国电影界的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