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作者:林语堂
这是我第一次看林语堂的小说。
前几天听故事,听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有一个瑞典人是瑞典科学院的院士,作为院士有一个权力,就是推荐诺贝尔奖的得主,这位瑞士人很谨慎的使用这个权力。据说,只推荐了三个人:一个是胡适、一个是林语堂还有一个是美国作家赛珍珠。
为什么说这个事情,就想表达一个意思:林语堂肯定是一个很牛逼的人。
小说的原著是用英文写的。
据说林语堂的很多小说都是用英文写的,我们看到的中文版大多是翻译过来的。如果一开始不知道书是翻译的,看到里面的一些情节环境的介绍,读者可能会有些突兀。因为,很多环境描写很细致,要介绍出现这个情节的缘由,为什么有这个情节,这个情节在中国人眼里大概表达了什么意思?感觉是在向一个完全不懂中国人情风俗的人介绍这个情节的缘由。人物间的对话也是,似乎不是国人在讲话,用的言语叙述方式完全是不生活化的。可如果知道这本书是写给外国人看的,也就不怎么突兀的。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大概也可能是翻译者功力不够或者想将英文版的情节与对话原原本本的给到读者。
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故事线也就一两条。讲述的是一对恋人的爱情故事。爱情故事,肯定是曲折的。不过不像其他的爱情故事一样,家人强烈的反对,恋人相约私奔,最后父母承认得以成全又或恋人受尽苦难,最终仍无法在一起。小说里恋人的曲折,我的理解大概算是他们“自作的”,男生是一名报社记者,为了第一手的资料去到了战地,以为无非就是个采访,结果深陷其中不得回。女生在男生出发前,对其献身,后将其带去见家长,家长很满意,婚事算是定下来了。女生在无尽的等待中,生下了小孩。男生历尽艰险回到了女生的身边,却未尝感觉有一丝愧疚感。
小说故事主要发生在几个城市和一个可以避世隐居的地方,西安、兰州、迪化(现乌鲁木齐)、哈密,三岔驿(位于甘肃)。小说虽然是好看,很耐读,对于城市、乡村、山水、风情细节的描写很到位,能让读者进到其中,仿佛一个个西北城市‘、一个个乡村、山间就在眼前。可是发生故事的人物虽有“上层人”也有“底层人”。但似乎都衣食无忧、部分任务虽然也要工作才有收入,可不愁生计。他们要找工作都比较容易,大概是因为那时一技在身或正式学校毕业生都比较好找工作的缘故吧?又或者小说本身的需要。是不是那时,这些人要谋生一点都不难?不像我们一直在理解的是个苦难的社会,没有布尔什维克来解救就在水深火热中,天天有人饿死?
既然都是些“不愁吃穿人”的故事,那便看起来有些理想话了。在30年代,故事里的人物大多会开小车,而且似乎小车对他们来说不算奢侈品,虽然自己没有,但经常借的到。出远门大概有三分之一情况下是靠飞机的。我在想那时的飞机票得多少钱?普通人家,就算坐得起飞机,也要考虑是否合适吧?所以,故事里的人物要嘛是不愁吃的,要嘛就是月光族,不考虑下一顿。
故事大致是圆满的结局。坏人都死光了,好人也死了一个。死的那一个好人恰巧是小说里最底层的一个人物。
在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我在工作之余偶尔翻了翻鲁迅的短篇。如果只按这本小说来看的话(因为只看了这一本,林语堂的其他作品尚未涉及所以可能会有失偏颇)。林语堂大概还是非常浪漫的,与鲁迅写的大概不是很浪漫的小说放在一起看,我会更喜欢鲁迅的作品。虽然鲁迅的作品读起来有时会觉得很晦涩。
但似乎更真实。
我觉得吧,再好的作品,脱离了普罗大众,不讲柴米油盐,都只能算“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