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朋友圈的时候看到文学老师发的一篇文章《低欲社会:格子间的小确幸》,习惯性的就点开来看,文章里有一句话令我尤为深刻,它是这样说的:低欲社会下的格子间人士,需要仪式感。
工作、生活中重视仪式感的人,在潜意识里最懂得暗示自己享受每一天、做好每件事。
文学史老师喜静,性格温婉,她特别喜欢买花。每隔两天肯定会有个小伙子把花送到她办公室,有时是玫瑰、有时是雏菊、有时是香水百合。起初,大家都会纷纷问她谁这么有心意天天送花给她。
文学史老师笑着回答说,这是她自己为自己订的,在办公室里插上一瓶花,在香气中开始工作,让她工作起来特别愉快。
有一次,文学史老师让我帮忙抄写一些教案。去到她办公室的时候,闲聊的间隙我观察了一下她的办公室,突然发现她的办公室要比其他老师的办公室舒服上很多,无论是视觉还是嗅觉都给人美的享受。
文学史老师特别喜欢把她自己的办公桌面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电脑、笔记本、资料文档各就各位。她说,她每天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好自己的桌面、插上鲜花,这是她每天开始工作前的必须要有的仪式感。也正是因为这种仪式感,她工作起来才更加井井有条,在工作里也能感受到更多愉悦。
朝九晚五的上班确实容易让人觉得疲惫和枯燥,激不起热情。但是如果能为自己的每个工作日创造一些快乐的仪式感,或许日子就没那么难熬了。还能让自己精神抖擞地在仪式感中开启美妙的一天,在秩序中享受工作的乐趣,如此良性循环,你会比别人更有潜能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亦如民国女神林徽因,很是注重生活的仪式感。哪怕是在在夜间作诗,而在作诗前她都要做足仪式感,例如必定要焚香并插上鲜花,或是沐浴后穿上一袭白绸睡袍,在摇曳的烛光里品诗冥想。我想,大概那首有名的《人间四月天》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横空出世的吧。
这样注重生活仪式感的人比比皆是,女作家林燕妮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说:“我写作前喜欢铺开粉红色的稿纸,并且还要在稿纸上喷点香水才会舒心。”好多人都说她无非是在浪费香水,可她却说在深夜写作时,温馨的香水会给她营造一个很清、很轻的氛围,才会更有灵感。
无论是林徽因还是林燕妮都是在写作前注重仪式感的人,很多人说,这样会不会很矫情?
答案是不会,就是因为对生活和工作还有这份矫情才证明有无穷的热爱,如果做什么都潦草地开始,反倒缺乏重视。而重视仪式感的人,有能力把每件事都做成值得回味的纪念版。
在《小王子》里,狐狸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狐狸对小王子说道,“比如,你定在下午四点钟来, 那么到了三点钟,我就开始很高兴。时间越临近,我就越高兴。等到了四点,我就很焦躁,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 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期待你的到来,我们需要仪式。”
我认为无比正确,就像漫画家曾小萌,在生活时时有生活的仪式,工作时有工作的仪式,让每个时刻都用泾渭分明的仪式感区分,仿佛连同她的人生都充满着层次感。
昨天晚上,在跟舍友聊系里的一位美女老师时,说着说着就谈论起仪式感这个话题。舍友说,以前一直觉得仪式是浪费时间,直到如今才慢慢开始明白仪式绝对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中毕业,没有举行毕业典礼,没有参加毕业聚会,于是让自己仍然沉浸在高中氛围中,多梦,每一次都梦见上课、考试、开学什么的,醒来后总是心情沉闷迷茫的开始一天……聊到最后,她说,仪式感绝对重要。
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意气风发有着远大志向,向往美好的爱情。可现在回头看看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最不愿成为的普通人,错过了奋不顾身的爱情,错过了两肋插刀的友情,错过了不求回报的亲情……而这一切的离去甚至都没有一个像样的道别。
我们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大城市里,很容易陷入某种睁眼无趣闭眼无聊的两点一线的死循环,每天在同一时刻,被同样的铃声叫醒,走过同样的路,挤着同样的地铁,躺在同样的床上,面对同样的人,浏览着同样的内容,发着同样的“哈哈哈”,点着同样的外卖,追着同样的剧。日子的就这样潦草地过着,今天好像过得像昨天,如今好像过得像从前,所以我们在毕业后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一转眼一年就过去了。上学的时候学校的活动很多,我们能记住某一次军训,某一次运动会,某一次罚站,某一次期末考试……而正是这些被赋予了仪式感的事情让我们这辈子也难以忘记,同时也变成了最美好的回忆。
仪式是额外的加上一些耗时耗力耗钱的非必要的动作和形式,来表达一些你认为很重要性的行为。是赋予某个时间或者某个时刻,特殊意义的情感,这个目的往往会超越行为本身。
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的有了存在感,不是要你非要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会带来自我暗示,暗示我们去认真对待身边的人,充满热忱的面对生活,和金钱无关,和权力无关,和地位无关,它关乎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生活态度。
一辈子太短,我们需要储存一些回忆,岁月静好,不负过往。所以如果在一起请把每一天当成新的一天来过,如果要分离请用力道别,后会无期。
我喜欢做事有仪式感的人,在我眼里他们总是比不重视仪式感的人活得更有兴头、做事更有秩序感、更圆满。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无序的、混乱的、无规则的世界里,如果把某件事情赋予了仪式感,就像在无涯的黑夜里为自己点了一盏灯,整个人都能散发能量和底气。
有仪式感的人,在漫长无序的黑夜里,他们能把一切变得有序有趣。而且能化解掉漫长人生里纷繁和苦涩。
因此,他们做的每件事,过的每一天都总比别人精致和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