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不是老师,也不是教练,但是开导却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随处可见。
朋友工作不顺心,闺蜜和男朋友分手了,好朋友又和家人闹矛盾了……都需要我们发挥开导的功力。但是如何开导才更有效,更愿意让他人接受呢?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课程。
我们常常会陷入这样的开导误区,就是对方来问我们建议的时候,无论我们提出什么建议,他都会找借口反驳,并且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也会遇到困难。
我们以为对方是需要我们的建议,实际上他更需要有人帮他理清思路而已。
那么我们开导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们开导是为了帮助对方开发潜能,把责任感回归到自己身上。
我现在在练车,我的教练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导者。他把相关的动作要领讲述以后,让我们自己练,很少在旁边指手画脚,让我们自己意识到问题以后,慢慢去调整,去改进。
但是,我们一般都很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指导他人。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比如咨询婚姻问题的,明明一样的场景,有人劝和,有人劝离。即使一样的劝和,基于的原因却又大相径庭。
有人说,宁拆一座桥,不毁一桩婚,秉持劝和不劝分;真离了,女人在婚恋市场的价值大幅贬值,再嫁未必有现在的老公好。
有人说,要看情况,分析利弊,得出最优选择。
也有人说,既然过得不快乐那就趁早分开过上新的生活。
每个人去评价虽然不至于无视题主的境况,却无不昭示着自己的个性。
大家都非专业咨询师,所有人都不过是评论着别人的故事,做着自己的选择罢了。
又有谁会真正需要别人的建议呢?
每个人的选择其实无意识中都是当前情况下的最优解,是自我与环境两相较量,最终平衡的产物。
一样的境况,有人选择不离婚,在隐忍中消耗自己。在她心中,在婚姻里隐忍是安全的,离婚后身份变化要面对的才是真正的风风雨雨。她虽然未必有思量清楚,但是潜意识也知道自己承受不住;
而有的人选择离婚,因为知道自己受不得一丝委屈,她关注自己的内心多过别人的评判,她有单身对抗舆论的勇气;
当然也有人不离婚,积极去修复感情,让生活回到自己期望的正轨。她既有谅解的胸怀,又有改善的能力。
没什么对与错,只不过是每个人都做出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罢了。
你非让一个没有勇气离婚的人离婚,离婚后她的生活质量也许还不如离婚前。
你非要劝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为了孩子隐忍一生,她会渐渐迷失掉真正的自己。
心理咨询师也不过是帮助你认清自己内心,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而非篡改你的价值观,一味鼓励你去“做自己”。
所以,最佳的劝导别人的方式就是让对方认清自己,而不是强行将自己的想法硬塞给对方,去给对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