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有很多想法,心不静,因为想干这个明天想干那个什么都想尝试,总是想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然后去奋斗,或许最后我们的选择都会错。
千挑万选的专业奋斗了很久,发现选错了以后再也不会从事它了。
我们会很沮丧,开始怀疑这几年我们读的书。
之前看过一则新闻,一个读了十年的医学生,读了本科,硕士,博士,但最后放弃了他的医学事业,开起了面包烘焙店。他的这一做法让他的父母很不理解,他的父母说:如果一开始就知道你想开面包烘焙店店,何苦让我们耗费了这么多年的精力与金钱供你去学医。
可能看到这则新闻的人,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惋惜或者不理解。十年的光阴,可是耗费的不仅是父母的心血和时间,同时花费也是我们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啊!
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研究了大量的文献理论知识。可能在这十年间,我们会不断地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学这门专业。同时,我们肯定也在不断的怀疑自己,选择了之后是否能坚定地从事这份专业。
漫长的十年,少有一部分人走的很坚定,但大多数人走得都是犹豫不决的。
走的坚定的人,很幸运。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就奋斗就好了,不需要考虑其他的。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中。不用顾忌周围的诱惑,能够坚定自己的内心。
而作为那些大部分走的犹豫不决的我们,也很正常,因为我们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面临着选择。
我们每一次选择都决定我们今后我已经历怎样一段人生历程。
殊不知,对于选择而言,没有选择的对错,只有适不适合自己。
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我们或许会经历一段精彩的人生。待到年过暮夕之时,我们再回想起自己的人生经历时,对于这一段经历,我们会感到开心,会感到自豪,这就足够了。能够在内心里告诉自己,我们曾经为了这段人生的时光奋斗过,努力过,认真,负责地对待了那段时光。
选择到不适合自己的我们可能会觉得过的比较痛苦。会给外界诱惑很大的机会来侵入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容易在向前走的路上那么摇摆不定。
有一句话说我们内心坚定的事情是不会说出来的。而我们总是挂在嘴边上的是就是我们我们相信它是真的,但内心里却不坚定的事情。
有多少人想穷尽一生能把一件事做成事业。
在自己年老之时回想起自己一生奋斗过的事业,但是有多少人是这样的幸运呢?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不断的选择中挑选自己最适合的。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迷茫明天是常态。
尤其是当我们还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想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来做出属于自己的事业。但是,正是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最适合我们自己的,所以想去尝试,但又怕尝试不对,会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到最后一事无成。
于是我们开始焦虑。开始质疑自己,每天重复这大多数人所谓正常的畸形生活。我们会质问自己,从学校出来的你被社会现实打败了吗?还保留着你在校园时的理想主义吗?
我想你一开始选择职业的时候,即便是选择一份安稳的职业,也不会是像现在这样朝九晚五,除了重复着每天几乎不变的工作,同时也会想多读两本书,也想去健健身,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天除了上班,吃饭,玩手机,还有就是抱怨永远不够的睡眠时间。
每天这样重复的过着一年又一年,我们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开始回想起当年在校园时的理想主义。但是现实摆在你的面前,想逃离这个圈子想跳出这个社会,想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发现你似乎什么也不会,除了能把眼前这份工作能维持好,似乎也想不到还能够胜任其他什么工作了。
我们开始羡慕微博上那些环球旅游旅拍的人,他们可以到世界各地旅游,拍着好看的照片,吃着美味的食物,他们过着我们想要过的生活。一开始我们总是想年轻先奋斗,等有足够的物质基础,自己就可以像照片里的那样到处摆拍。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环游世界也是需要勇气的,拍出那样多彩的照片也是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我们还年轻,如果还想做什么就直接去做就好了。经济基础决定你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句话说的很对,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让自己的物质基础变好呢?
上学读书最大的意义可能就是给你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思考生命的意义,学习别人的经验,能够有目标地面对自己的未来。希望带你在你没有决定自己的目标前。能够静下心来多读书。多去看看前人的经验。找好自己的目标。
世界上那么多职业,总有几个是适合你的。也总有几个是你喜欢的,挑出自己喜欢的那几个。努力去做它。努力,发现不适合,不喜欢了就再换一个。
总会找到那一个你愿意耗尽一生去奋斗的那个事情,那个职业。前提是你一定不是一个懒惰的人。到最后就算我们经历了十年的专业学习到最后却没有从事这个专业,那又如何呢?我们从这个这十年里找到了我们自己热爱的事情。就算是做着和别人一样的面包,那么心境也不会不一吧!
成年以后我们最应该学会的一件事情就是和自己相处。找到外界物质社会与自己内心精神世界之间的平衡感,使我们能够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又能不失去自己赤子之心。
随着岁月的打磨,我们能够更清楚的看清这个社会运作方式。能够更好的与自己相处,保留点儿最初的理想主义。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想那便是幸福感的来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