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营销》学习笔记—第一章:大量现金流失
这是一系列成长文章,每周一更,请关注这个文集,以便我们共同成长;不错过每次相逢,愿我们的友谊,在简书绵绵长长;若喜欢,点心~若喜欢得不得了,点赞哦~~
------------------------------------------------------------------------------------------------------------------
合作广告普遍的做法,是制造商给零售商一定比例的产品销售额,让他用于产品的销售促进活动,这本是一种有益的利益输送(个人浅见);但制造商的销售人员很可能并不认真管理这部分资金,因为不知怎么管,也害怕管理资金的要求惹恼零售商;
由于不确定效果,制造商不欢迎这种合作手段,但又无法拒绝;其实,变被动为主动的方法,是建立合作广告支出情况的跟踪系统,虽然其成本较高;
相比消费者营销,企业投资千万美元的品牌管理,长处在于:
1.与广告机构共同开发新的广告主题,及对该主题进行商业性操作;
2.投资媒体,将认真加工的广告信息传递给目标顾客群;
3.检测商业性广告的效用,检测不同产品、定价或预算组合的市场反应;
合作广告呢?缺乏可见性、很难得出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以及很难掌握这些资金是如何使用的;是对它进行管理的难点(一组矛盾)
*制造企业不能充当“合作广告警察”
*销售部门不应对资金使用与去向放弃施加有益影响
合作广告的对象:零售商,怎么样来理解他们?
* 20世纪70、80年代,制作商对合作广告想给就给,主要为了确保零售商处有足够的库存满足促销创造的市场需求;
*90年代,零售环境剧烈变化,更聪明、利益嗅觉更强的大超市崛起,计算机技术使用,零售商开始自营品牌等,零售商的地位不同以往了,制造商要借着合作广告的资金,达到新的目标才能成功:“制造商在提高销售额的同时帮助零售商改善业绩”
制造商需要在成就零售商的过程中,重获合作伙伴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