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既负如斯之寄望,该如何走出理论,深入民心呢?
对于如何施行教化,中国古代思想家早有讨论。老子主张行不言之教,自然无为,清净自正,教化的内容是自然,教化的方法是无为。论者或认为不切实际,或认为层次太高,实际上是认为不符合施教者的目的。孔子主张治理者言传身教,带头示范,推己及人,“楚王好细腰,国中多饿人”;另一点,是将思想道德外化为可见的礼仪规范,以礼教化,概括说来,就是模仿和考核。
窃以为,两位大圣人都站在真理的天平上。老子的基础是对的,教化必须符合人的自然,由内而外,内外相合,方可不言而教,孔子过于强调外物对人的影响,社会控制的意味过重,强行一致,易滋生虚伪,但是却可以造就共识,维持凝聚,克制个人与社会的偏差。究其源,老子注重个体的道性,警惕社会的压迫,孔子看重社会的秩序,警惕个体的越轨,但手段还较为温和,还相信人的道性可以以模仿、礼仪行为、伦理教化实现内外同归,法家则只以赏罚规训,与驯禽兽无异。两者各有偏重,也是缺一不可。因为人的社会式存在,所以不能不考虑社会式存在的要求,因为个体的自主性,所以不能不警惕社会的压迫。从这个角度看,孔子站得还要近一些,老子站得更古老一些。个人本位的危险,是个人理性集合起来可能造成社会非理性,缺少世界思维,世界容易混乱,个人得不到归属和支持;社会本位的危险,是不考虑个人的独特利益,人人自危,个人得不到尊重和自由;要个人和社会都安宁,必须两者都有本位价值。至于社会还是个人更具有本体的价值,不知道,好在一般讨论问题还是两者不能偏废的,不必争出一个黑白来。
近代发展的心理学、传播学也将一些观点更明确了。一是重复、重复、再重复,言语的力量在于使用,一个观点重复久了,就容易当成自然的加以接受,况且能够占据被重复的传播舞台,本身就代表某种权威。所以占据传播舞台,就是现代政治和商业的共识。二是三人成虎,群体压力造就从众,人的心理,无论从信息加工说,还是获取安全感说,都容易从众。要造就群体压力,就要造就群体环境,会议、社群、广告平台都是群体环境,具有压迫认知的作用。